當接到了這個項目之后,奔馳重卡廠那邊的人也是相當的感興趣的,但是,一番計算下來,就發現問題很大了。
“我們原本計劃使用和起重機一樣,在四周放下支腿的方案,但是,我們經過計算,當火炮開火的時候,不管怎么強化汽車的大梁,也會在開火的瞬間,后坐力將汽車大梁給徹底砸彎。”米婭說道。
輪胎肯定是承受不住火炮發射的后坐力的,所以,這邊計劃采用的方案,就是和起重機一般,四周放下四個支腿,讓輪胎脫離地面,這樣就由支腿來承受發射的后坐力了。
但是,經過計算之后,發現這樣也不行。火炮開火時候的后坐力太大了,既然是架在汽車上的,正好會沖擊到汽車的大梁上,強大的后坐力,會讓汽車大梁被撐彎的。
再怎么強化也不行!
想到這個,米婭就覺得有些灰心,把大炮搬上汽車,這就是個異想天開的方案嘛!
“用液壓支腿的方案,我們也不能接受的。”秦振華說道:“這種方案下,展開和撤離的時間太長了,不符合我們的定位,它即使是比履帶底盤的車輛要慢,也要在一分鐘內完成,不能太慢了。”
四個支腿展開的話,用的時間太長了,根本就無法滿足實際作戰的需要,最終就會淪為雞肋。
履帶底盤,靠的是履帶來承受車體的后坐力,同時,整個車體的都是用裝甲鋼焊接而成的,是一體的,可以用來承受足夠的后坐力。
但是,汽車就不行了,汽車受力的主要部件就是大梁,哪怕是奔馳重卡最引以為傲的就是這種變截面的大梁,那也只是用來運輸的,不是用來抵擋火炮發射的后坐力的,局部加固也不行。
現在,大家對著這輛重卡底盤沉思著。
卡車炮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大家在設計的時候,遵守的也是最簡單的原則,把122毫米的榴彈炮搬上這輛車,最方便的,當然就是炮管向后了,火炮的炮體固定裝置,直接就安裝在車架上,這樣,把炮管向后,才是最方便的。
同時,開火前是隱蔽的,開火后要打了就跑,肯定是向后跑啊,這樣倒著進入陣地,打完就跑,絕對是最方便的一個方案了。
只是,這個方案的布置,讓火炮的后坐力,正好指向駕駛室后部的大梁部位,那個部位,偏偏是最不結實的。
怎么解決?
奔馳重卡的工程師,都已經思考過了,強化大梁,怎么強化都不夠!畢竟,那個部位是懸空的。
“我們的大炮,主要的固定手段是大架,同時,為了防止反沖,還有助鋤鏟這種結構,我們能否想法把這種結構,放到卡車炮上?”林竹在這個時候,突然開口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