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圖是看不到炮塔的后面的,第二張才能看到,可以發現這第二張的炮塔后面,和以前又很大的區別,上面焊接起來了一層層的鋼制的格柵,就如同是籠子一般。
格柵裝甲其實早就有了,就在二戰時期,為了防止火箭筒這類武器,就有坦克手自發地把鋼絲床墊搬上自己的坦克,這樣,當這種武器打過來的時候,可以提前接觸到外面,然后觸發引信,這種破甲彈的金屬射流雖然很可怕,但是就和射釘槍一樣,要貼著表面才有威力,如果提前引爆,金屬射流的攻擊能力就大大地降低了。
(有的說是提前引爆,有的說是卡住,怎么說的都有,估計是看運氣吧。)
在國內,一般不怎么重視炮塔后面的防護能力,在戰場上被敵人打中了后腦勺,那是畏戰逃跑。不過,要是在城市等地形上作戰,很容易被RPG一類的武器近距離招呼,這種時候,格柵裝甲就能起到作用了。
甚至現在依舊在前線的輪式步兵戰車,為了后續的作戰,也加裝了一層格柵,對面的敵人,肯定會部署一定的RPG來防護了。
換什么105毫米炮,什么先進的光點注入式瞄準系統,夜視儀等等,這些都不是最出彩的,畢竟外界也看不到什么。
但是,如果要是披掛著這樣一身爆炸反應裝甲,出現在閱兵場上,一定會吸引全世界的眼球的。
畢竟,現在能夠玩得轉這種東西的,也就是以色列和蘇聯了。
1982年的戰爭,也刺激了蘇聯,第二年,蘇聯最著名的裝甲設計單位也就是蘇聯鋼鐵科學研究院迫不及待地把第一款爆炸反應裝甲首次加裝在T一80B主戰坦克上,而到了去年,作為沖突可能爆發的第一線,東德部隊里面的各種型號的坦克,比如T-72、T-62M等等都全部裝備了“接觸”-1爆炸反應裝甲。
國內,在相關方面的研發,也是迅速推進的,現在已經有了成品,雖然或許還有這種那種的問題,但是,秦振華是看到這種爆炸反應裝甲的前景的,決定首先把它用在了59坦克的改進上。
“這個,貌似咱們沒有看到西方人用這種爆炸反應裝甲啊,它到底行不行?”看著滿身的磚頭塊,有人提出了疑問。
“西方人?以色列算西方人嗎?”秦振華反問了一句。
這種裝甲首先應用起來的,就是以色列人啊,他們可是一直處于戰爭中的,歐洲那些國家,雖然在蘇聯的裝甲洪流前面非常有壓力,但是這么多年來,也沒見冷戰爆發成熱戰啊。
“再說了,西方人的坦克,動輒就是六十噸以上,早就把主裝甲打造的足夠厚實了。”秦振華在反問之后,又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