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坦克!
這款坦克,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一款王者坦克了,從和德國失敗的項目之后,各自分開,德國人搞了豹-2,美國人搞了M1,這款坦克在研發的過程中,美國人或許是覺得105毫米炮已經夠用了,反正人家有著更加先進的穿甲彈,所以,就先用了105毫米炮。
結果,一個三代的車體寬大霸氣的坦克,上了一個小炮管,看上去有些不協調,不過,這也只是暫時的,幾年之后,M1A1的改進項目,就開始了,這個改進的重點,就是上120毫米炮。
雖然有過不少的齷齪,不過,美國人也并沒有打算直接自己動手搞,而是從德國引進了全套的Rh-120120毫米44倍徑滑膛炮的生產許可,而且,美國也進行了一些改進,比如說說直立楔式炮閂,追加炮身熱套筒以及大型圓柱狀排煙裝置,炮口校正裝置改以更加安全的鎖緊螺栓固定,之后,美國人把它賦予M-256編號,裝到了自己的M1坦克,這種換了炮管的坦克,就被稱為M1A1了。
雖然說用的還是德國炮,但是炮彈是自己的,而同一門炮,用不同的炮彈,威力也會有很大的變化,這已經是世界公認的了。
現在,M1A1在使用了新型的坦克炮之后,可以說已經沒有什么弱點了,完全是性能均衡的一款強悍坦克。
只是,這又不是在美國,附近也沒有美國人,老巴他們突然提到了M1坦克,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說話的是參謀長,也曾經在公開場合頻頻露面的卡拉馬特先生,此時,他正在感慨著:“說起坦克炮來,不僅僅要看炮口的粗細,更要看整個炮的技術,美國人的120毫米炮,絕對比T-72的125毫米炮要高一籌。”
他只是和T-72相比,并沒有說和85坦克相比如何,畢竟,大家都是好朋友,這樣一來就說這種話,相當的不禮貌。
但是,那話里面,似乎帶話啊。
“沒錯。”秦振華說道:“單獨地比較炮管是不合適的,一樣的炮管,承受的膛壓一樣,但是穿甲彈的設計不同,最終帶來的威力,也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就拿我們的69坦克的100滑來說,幾次改進,威力提升了一倍有余。我們的105毫米炮,專門配套研制的炮彈,也已經超過了從英國引進的原版炮彈,在如何挖掘潛力方面,我們是有很多的經驗的。”
這里面的門道,咱們一機廠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你就別說咱們的125毫米炮,沒法比過美國人的120毫米炮,人家的技術更先進云云,在這方面,咱們也不是門外漢。
秦振華要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而且,我們也有120毫米炮,貴方是見過它的威力的,只是,貴方嫌棄120毫米的炮管不夠粗,所以才選擇了125毫米口徑的。”秦振華笑著說道。
口徑問題,可不是盲目選擇的,可不能來回動搖的,你們以前不是要125毫米炮嗎?這可是專門為你們趕工的。
再說了,咱們也不怕,為了推向國際市場,不管是125毫米,還是120毫米,咱們都是有技術儲備的,想要什么,就給你們裝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