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一根焊條燒完了,焊工放下焊把,將焊帽取下來,嘴上蠕動了一下,緊張的肌肉終于能舒展一下了。
因為一只手沒有了,所以,盧峰只能選擇這種焊接方式,他雖然殘疾了,卻是一機廠目前最好的焊工,他正在用自己的一舉一動,詮釋著一名共和國的建設者,一名軍工的技術員該有的職業素質。
“老盧,你辛苦啦。”來領導看著盧峰,感嘆地向他說道,對這名一機廠重要的電焊工,他也是清楚的,對這名焊工相當的佩服。
“不辛苦。”盧峰說道:“每天焊五十根,今天才焊了四十根而已。”
盧峰的臉上,帶著從容和淡定,對這么多的領導視察,并沒有表現的多么的異樣,在一機廠,大家都習慣了,隨時都會有領導來視察,那又如何,該干啥就干啥唄。
“盧師傅,這實驗的情況,怎么樣了?”秦振華向著盧峰說道。
其實,每隔幾天,秦振華就會過來看看,現在,這個提問,主要還是幫來領導他們提問的。
盧峰搖搖頭:“不行,我們最終的實驗結果,就是這樣,一條焊縫,只要開始焊接,就不能停,必須要一口氣焊到底。這樣就能保證焊縫的質量了。”
他們經過反復研究,已經可以達標了,只是,這個達標的結果,有些讓人哭笑不得。
那些小的焊縫,一兩米長,這還好說,但是,車體前后的長度七米多,轉一個圈的話,那這個焊縫的長度,就要有二十米以上了!
一名電焊工,蹲在這里,一刻不停地焊接,那也得從早焊到晚!誰能受得了!
“看來,咱們還得找其他的方式啊。”秦振華說道。
“我們已經試過很多種方法了。”盧峰說道:“現在,祝老那邊也已經忍耐不住了,我們不把車體焊接出來,那坦克就沒法展開測試,所以,我們做了個決定,最近就開始嘗試一次,按照尺寸裁剪鋼板,然后開始焊接,大家伙累就累點,不怕。”
“不行。”秦振華說道:“盧師傅,你的身體不好,要是這樣焊接一整天,那你的身體可受不了。”
其實,這個結論早就有了,最近一直都在改進,但是始終沒有結果,現在,盧峰已經決定了,干脆就按照這個方式焊接好了。
這樣,誰受得了?不把人累壞了嗎?
“為了咱們的三代坦克,已經等不急了。”盧峰說道:“再說了,你就這么不看好我?我雖然少了一只手,但是,身體可是杠杠的。鐵人的精神永不過時。”
盧峰堅持了。
“看來,咱們還是得趕緊把焊接機械臂搞出來。”秦振華說道:“以后的焊接,交給機器人來焊接就可以了,既然非得一口氣焊接出來,機器人最好,不用擔心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