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人,也都穿上了同樣的衣服,進入了工廠之中,進入之前,還從專門的過渡艙里再次進行了清潔,讓眾人都有些新鮮。
“3微米?”聽到了這個數據,梁老說道:“這些設備,是從國外進口的嗎?”
“不,這些設備,全部都是我們自己設計制造的,價格只相當于國外同類產品的五分之一,性能上絕對不會比國外的差。”王曉強振奮地介紹道:“先看這邊,是華亭光學設備廠生產的jkg-3型光刻機,最低能夠到達2.5微米,經過調試之后,3微米的激光刻蝕,沒有任何的問題。”
國產的設備!
王曉強是有信心的,他知道,國內的設備,并不比國外差,只是有那么多認為國外的月亮是圓的的人,寧可購買了洋垃圾,那也是高大上,自己的國產貨,就是落后的。
王曉強不服這口氣,就是要證實國內的水平。
“那邊的,是等離子刻蝕機,咱們首都的大學研發的,目前停留在3微米上,等到積攢數據之后,以后繼續調整,可以最小精確到1微米。”
1微米!
如果到了這個程度的話,那就會大大地縮小和國外的差距了!
“這些機器,都是咱們國內生產的?”梁老問道:“要是這樣的話,那對咱們來說,就太好了!”
“沒錯,目前已經能夠實現3微米的生產,再過兩年,咱們有信心降低到1微米。”王曉強說道:“所有的技術,都是咱們自己的,所以,外國人干涉不到。咱們生產的軍用芯片,也不會受到外國人的刁難。”
外國人是容易刁難的,你用了外國的設備,外國的技術,人家就可以要求你,不能把這個技術用在國防上!不用說國防上了,甚至連你的民用技術,也要受到限制。
至少在軍工領域,是絕對不能吃這個虧的。
“那目前你們生產的是什么?”梁老的語氣激動起來了。
因為他已經猜到了什么了。
“我們的黃鶴牌收錄機上用的集成電路,以及由我們的芯片設計所設計的第一款DSP芯片。”王曉強說道。
王曉強不僅僅要協調3微米的芯片生產,同時還領導了專門的芯片設計所,他已經在江城夜以繼日地工作了幾百天,投身到自己最喜歡的領域里,那自然是最讓他滿足的了。
經過仔細地研究分析,他們決定第一個上馬的項目,就是專門的DSP芯片了,原因無他,這個芯片的需求最廣泛,可以讓高達幾千萬的投入迅速地有所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