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坦克,秦振華就能夠想到這么多,更不用提其他的裝甲車輛了,蘇聯人的步兵戰車,也是相當出名的。
畢竟蘇聯人一直都提倡地面的裝甲洪流,坦克跑上去了,步兵也得跟上啊,靠著兩條腿撒丫子是絕對不行的,只能是靠步兵戰車。
蘇聯擁有專業的步兵戰車,目前國內甚至都仿制了蘇聯的BMP系列步兵戰車,作為一款陸軍的地面裝備,同時,還把這款底盤加上了西方的上裝,推向了海外市場。
蘇聯不僅僅有大量的履帶步兵戰車,輪式步兵戰車也不少,現在聽到了羅榮根的話,王二柱在那里也是一陣的興奮:“如果要去,咱們一定要看看蘇聯人的BTR步兵戰車,對咱們研制大八輪,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王二柱不僅僅在負責重卡廠,同時,還負責了輪式步兵戰車的生產,畢竟,輪式步兵戰車的很多零件,都是從重卡上移植過來的。
六輪步兵戰車已經進入了陸軍之中,成為了重要的一款裝備,同時,八輪步兵戰車也在研制之中,由于要搞側傳動系統,所以,進展很慢,還好現在軍隊的需求并不急,供科研的時間有很多,其實也不是不急,而是因為軍隊沒有那么多的資金,所以研制出來軍隊也不可能大批量地購買。
這樣正好給己方提供了寶貴的時間,這種另辟蹊徑的傳動系統,必須要經歷長時間的研制和測試,才會有最終的成熟。
蘇聯人的BTR步兵戰車,從六十年代就開始面世了,在山地國的戰場上,也是大量使用,到了前年的時候,最新一代的BTR-80步兵戰車,也展示在了全世界的面前,充分說明了在這些軍工方面,蘇聯人有著強大的研發實力。
既然要去,不僅僅要看坦克,還要看步兵戰車。
羅榮根笑著點頭,又望向了王曉強:“你呢?你想去看看嗎?”
“蘇聯的電子技術,發展也是有他們的特色的。”王曉強說道:“如果有機會,我想要考察一下蘇聯的半導體產業。”
在蘇聯解體之后,西方不遺余力地抹黑蘇聯,捎帶著連蘇聯的電子技術,也進行了大量的歪曲,其中在電子工業方面,說蘇聯多少年來專注于電子管,是為了打贏核大戰,所以蘇聯人在晶體管和集成電路方面,落后西方多少多少年。
要說蘇聯落后,或許是有些落后,但是要把蘇聯貶低的一文不值,那也有些太過分了,蘇聯在微電子技術方面,其實并沒有落后西方太多。
比如說,蘇聯生產的第一個晶體管,比美國晚不了幾天,到了70年代末,蘇聯就應用起來了2С系列工控微機,廣泛用于車銑加工中心、磨床、激光切割和線切割機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