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無炮塔坦克最大的問題了,炮塔提供了左右轉動的能力,讓坦克炮可以瞄準到任何的目標上去,如果沒有了炮塔,那就只能是靠車體轉動來實現了。在以前的時候,坦克沒有行進間射擊的能力,反正都得停下來開炮,所以,靠著履帶挪動改變方向,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現在,坦克要是停下來開火,那就等著成為對方的活靶子吧,坦克想要在行進間射擊,那炮長一定會很郁悶,他除非目標就在他的正前方,否則的話,他的炮根本就打不著。
所以,炮塔是必須的。
現在的炮塔,造的個頭都很大,裝甲也得夠厚,因為炮塔里面得有人,西方的炮塔更加的高大,因為需要容納三個人高馬大的西方人,蘇聯人也是為了節省空間,所以才特意地找一米五的小個子來開坦克的。
如果炮塔里面沒有人的話,就可以大大地降低炮塔的體積了。
西方人又會很郁悶了,因為他們沒有自動裝彈機,里面至少還得留個裝填手,蘇聯的坦克,早就實現了自動裝彈了,所以對他們來說不是事,只要改動一下,就可以把炮塔變成無人炮塔,這樣一來,炮塔就減重了,就可以扛起140毫米的大炮管來了。
秦振華是現想現說,居然說的頭頭是道,說到后來,居然把他自己都給說動了,我簡直就是個天才啊,要是這樣設計一款坦克,那好處是太多了!
說的他自己心中都癢癢了。
“也就是說,還是需要車長和炮長的,他們坐在哪里?”卡爾采夫對秦振華的提議,很是看重,所以,終于放棄了剛剛的懷疑,開始認真考慮起來了。
炮塔里面沒有人了,不代表就不需要車長和炮長啊,這些人,坐在什么地方?
這又是一個新的問題了。
“當然是坐在前面。”秦振華思路大開,立刻就找到了地方。
也沒有別的位置啊,后面是發動機,中間炮塔沒人了,不坐前面,坐什么地方?
“擠不下啊。”卡爾采夫說道:“前面最多坐兩個人。”
以前的時候,二戰時期,坦克是五人制的,前面兩個,炮塔里面三個,前面的兩個人,一個是駕駛員,另一個是無線電員兼前面的機槍手,這個人是很重要的。
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不需要專門的無線電員了,機槍手也沒那么重要了,前面就剩下一個人了,所以,現在即使是改動,最多在前面再增加一個人,兩個人就最多了,三個人,肯定會擠,難道要加長前面的車體?那到底是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