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巴,這是盡一個父親的義務了,能幫的就幫,彌補一下過去的遺憾了。
這幾天,他也已經知道了王二柱的身份,在東方大國的一機廠里,也是主管汽車生產的一把手,不僅僅生產重卡,也生產輪式步兵戰車。
不過,到目前為止,他們生產的依舊是6*6系列的輪式步兵戰車,并沒有擴大到8*8,所以,王二柱對輪式步兵戰車,一定也是很好奇的。
蘇聯一直提倡機械化作戰,他們的坦克在沖鋒的時候,后面跟著的主要是BMP步兵戰車,不過,如果就這樣人為蘇聯沒有輪式步兵戰車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二戰時期,蘇聯就有眾多的裝甲汽車,到了現在,裝甲汽車也就發展成為了輪式步兵戰車,在最初的BTR-152的嘗試之后,就鎖定了8*8驅動的方式,搞出來了BTR-60,然后,幾乎十年發展一代,到BTR-70,又到BTR-80.
最新款的BTR-80,那是在前幾年才定型服役的最新裝備,而且,輪式步兵戰車的技術含量并不高,所以,如果他們想要看的話,杜拉巴動用私人關系,就已經足夠了。
“不用了,您在這里還有自己的工作,總是帶著我們,怕是會影響您啊。”秦振華說道。
“那有什么影響的。”杜拉巴大手一揮:“我已經很多年沒休息了,現在,正好把以前積累的假期一次性地休息夠,走吧,我帶你們去看看。”
于是乎,杜拉巴又上了列車。
在蘇聯境內,安排飛機并不容易,杜拉巴沒有那個權力,但是,安排火車,那就方便多了。
莫洛佐夫設計局下屬的馬雷舍夫工廠,要生產T-80坦克,但是,在他們這里,主要的是總裝線,大批的零部件,都是從蘇聯的各地運輸過來的,所以,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軍用列車來往運輸,他只要打個招呼,就能夠隨時方便地搭乘列車了。
他們和高爾基汽車廠,也有零部件的供應問題,所以,沿途不用等待,直接就能一趟專列過去。
于是,在一輛軍用列車的后面,專門掛了個貨車車廂,一行人又踏上了前往高爾基汽車廠的行程。
“杜拉巴先生,您真是太客氣了,下次,您到了咱們東方大國,我們一定熱情招待,帶您到處看看,去咱們一機廠,除了生產坦克的車間之外,其他的,都能看。”秦振華在列車上,向著杜拉巴說道。
杜拉巴的臉上帶著笑容:“是啊,我已經很久沒有去過東方大國了,以后有機會,是一定要去看看的。你們一機廠的汽車生產線,據說是同步引進的德國技術,很先進啊,我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