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巴聽的很認真,不管是出于父子的原因,還是出于技術人員的原因,他都聽的很認真,他看著王二柱的手指的方向,一邊聽,一邊在腦子里思考著。
“雖然前面是兩個負重輪,后面是四個負重輪,看起來動力似乎是不協調,但是,動力的輸出,并不以負重輪的多少來決定,而是在于履帶和地面接觸時候的抓地力,所以,如果調節合適的話,完全是可以實現動力的全部輸出的。”王二柱分析起來。
這樣改動之后,第一個要考慮的就是動力輸出問題,前后是一樣的發動機,結果前后的車體不一樣長,動力能完全輸出嗎?會不會一個超負荷,一個卻用不完?
王二柱分析的頭頭是道,這個并不和負重輪的多少有關系,而是決定了履帶的抓地力。
“同時,這樣前面的設計,就更平滑了,從前到后,完全是一個超級大的斜面體,大大地增加了車體的防彈能力,如果配合足夠好的材料的話,我覺得,整個車體,全部正面,防彈能力達到一千毫米的數量級,是完全沒問題的。”王二柱繼續分析道。
前面不用放駕駛員了,可以做的更加低矮一些,這樣,從前到后,是一個大坡度的防彈斜面,一直貫穿過去。
傾斜角度的防護,可以大大地增加等效的防護面積,在全世界,都是一個潮流,除了固執的德國人喜歡用豎直的裝甲之外,其他各國,都是盡可能增加裝甲的傾角,這樣可以大大地增加防護力。
而目前,這個裝備,可以說是把這種防護發展到了頂峰,擁有了最好的防護效果了,等效防彈厚度一千毫米,也是不在話下的。
“沒錯,說的好。”杜拉巴聽的很高興。
對蘇聯的坦克來說,首先是火力,其次就是防護,他們扛起來了152毫米的坦克炮,可以擊穿一千毫米的裝甲鋼,足以讓西方震撼了,沒有任何一種坦克能夠擋住他們的攻擊!
同時,在防護力方面,他們如果采用這種從前到后的大傾角的設計的話,這種防護力,也是相當逆天的,以前毫米的等效防彈厚度,足以讓目前北約所有的坦克炮和反坦克的火力黯然失色,沒有任何的武器可以擊穿他們的坦克!
這簡直就是個絕美的方案啊,自己可以隨意地打穿敵人,敵人卻拿自己沒辦法,誰不向往啊?
王二柱這樣一改,可以說,讓他們的這個坦克設計方案,就更加的完善了。
“后面四個負重輪,更容易承受坦克炮射擊時候的后坐力,這樣的方案,應該才是更加合適的,就像是現在的汽車一樣,前面兩個單胎就行了,后面是四個輪胎,為啥?還不是因為后面的受力更大,咱們這樣設計,在坦克炮開火的時候,應該會更加的牢固可靠,雖然我們沒有掌握到具體的參數,但是,這種坦克炮的后坐力,絕對是大的驚人的。”
“沒錯,后坐力不小,后面四個負重輪,更容易承受開火時候的后坐力!”此時的杜拉巴,滿心的歡喜,這樣設計的好處,自己怎么就沒有想到?這個王二柱,果然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啊,無愧于自己的種!
“同時,前面的部分,全部用來作為油箱,我相信,這么大的油箱,即使是供給兩臺發動機使用,也可以保證它擁有超過五百公里的續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