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說起這個來,一機廠其實是并行走了兩個方案了,老師傅們以楊子成為代表,搞中央傳動系統,其實就是在原來的三軸車輛的基礎上,增加一個轉向軸而已,技術難度不大,所以,幾年下來,已經搞好了樣車,而年輕的技術人員王洪光,則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提出來了h型傳動的方案,這種方案技術難度很大,不容易出成績。
所以,每次秦振華提起這件事來,總是關注h型傳動系統的研究,并沒有關注到普通的布局方案,這次,王二柱終于表達了對秦振華的不滿。
聽到了王二柱的話,秦振華笑了笑:“是啊,我有些太偏袒一方了,走,咱們看看去。”
忙碌的秦振華,很少來步兵戰車的生產線視察了,目前在生產線上,最新生產的一批,是出口給某國使用的,車體上噴的并不是迷彩圖案,而是沙漠黃的顏色。
就在生產線的終點,一輛車體顯然更長的輪式步兵戰車,就出現在眼前了。
國內成熟的是6*6的輪式戰車,下面有六個轱轆,而現在,這款加長版的輪式步兵戰車,是八個轱轆的,車體更長,看起來是無比的拉風。
“秦廠長,咱們的8*8輪式步兵戰車,已經跑過幾次了,現在正在進行根據測試結果接著進行調試。”看到秦振華過來,老師傅楊子成,向著秦振華說道。
“嗯,大家干的不錯。”秦振華說著,繞著車子走了一圈,車體高大,魁梧,顯得非常有氣勢,再看車頭,幾乎和原來的車頭是一樣的,簡單的放大版,兩片防彈玻璃鑲嵌在上面,遮蓋玻璃的防彈板,暫時還沒有安裝上去。
“咱們主要攻克了兩前輪轉向技術。”楊子成向著秦振華介紹起來。
雙前輪轉向,在后世并不少見,重卡領域里6*2牽引頭,都是這種結構,前面兩排轉向輪,后面一排驅動輪,這種結構,是在滿足法規的情況下偷工減料的表現,以至于讓國外的卡車專家看到之后目瞪口呆,不知道為何要這么設計。
不過在現在,兩排前輪一起轉向,還屬于比較時髦的,這可不僅僅是多加一個拉桿的問題,轉向機要改變,助力系統要增加,尤其是,增加了一排轉向輪之后,還有一個叫做吃胎的讓人惱火的大問題。
現在,他們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反復調整專項拉桿,輪胎前束,試圖找到一個合適的角度。
秦振華點頭,剛剛想要進去看看,就看到有人急匆匆地跑進來,風風火火的:“好消息,好消息,老毛子那里的貨到了!”
“到哪里了?”
“已經到車站了,正卸車呢。”
“走,大家伙看看去!”
“大家坐咱們的車過去,這樣更快。”眼看著眾人要走,楊子成急中生智,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