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這些資料,秦振華合上了文件夾,然后閉上了眼睛,良久無語。
這兩款穿甲彈,都是蘇聯八十年代中期定型裝備部隊的,那么,時間又過去幾年了,蘇聯人的穿甲彈的技術,會不會進一步提升?也就是說,蘇聯人的穿甲彈,現在是否有達到六百毫米的潛力?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己方的三代坦克,就會出問題了。
當初在提出設計指標的時候,三代坦克正面的防護力,就是按照六百毫米設計的,按照現在的進度,這款坦克少說也得五年,甚至得十年才能裝備部隊,等到這款三代坦克裝備部隊的時候,蘇聯坦克兵已經開始大量使用穿深達到六百毫米的穿甲彈了。
那樣的話,己方的坦克,剛剛定型成功,就已經處于落后挨打的狀態了。
如果想要更穩妥的話,那么,三代坦克的正面防護力,要能夠達到七百毫米,這樣才能占據先機,但是,如果是這樣的話,三代坦克的設計,還就真的得推倒重來了。
變速箱上出現了波折,防護力上又出現了波折,這樣下去的話,三代坦克,一直經歷坎坷,會有成功的那一天嗎?
秦振華已經開始替祝老擔心了。
看著秦振華的樣子,一旁的聶倩倩沒有開口。
春天雖然已經到來,但是,草原上照樣寒冷,外面還覆蓋著白色的積雪,而在靠近建筑的角落里,由于房間內的暖氣釋放,有的地方,已經開始露出了翠綠的顏色,那是生命在頑強地生長。
一機廠,還有東方大國整個的坦克工業,軍事工業,都在頑強地生長著。
在車間里,工人們還在不停地干活兒,在秘密的廠房里,T-80坦克的旁邊,還有一群人,在那里研究著,坦克尾部的發動機艙也被打開了,對著這款獨特的柴油機,眾人們的興趣也是高漲。
長久以來,東方大國的軍工一直都是在仿照蘇聯人的,現在,西方關閉了大門,而蘇聯的大門,似乎是在慢慢地敞開了。東方大國的這條路,究竟該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