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瑞華也是有自己的道理的,精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后,繼續提高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了,因為根本就不需要。
聽到了烏瑞華的話,張寶林也沒有生氣,而是說道:“好啊,既然這樣,那我們就看看國外的標準吧,你們有國外的加工精度標準嗎?”
聽到這話,烏瑞華搖頭了。這個的確沒有。
一機廠雖然也制造發動機,但是都是坦克發動機,一機廠的汽車分廠,只是總裝,發動機都是兄弟單位提供的,有國內的斯太爾,有道依茨風冷柴油機,也有直接從德國原裝進口的奔馳發動機。
“我建議你們,可以拆開一臺德國進口的發動機,測一下德國人的發動機的缸體平整性。”張寶林說道。
“你說拆就拆?”烏瑞華還是有些不滿,你知道那些發動機有多貴?拆開了,客戶還會要嗎?
“拆一臺試試。”就在這個時候,秦振華開口了:“烏師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讓我們拆開一臺看看好了,咱們不僅僅拆他們的商用車的發動機,還要拆一臺德國的MTU發動機看看。”
秦振華很慎重,同時,這些標準也很重要,當誰都說服不了誰的時候,那就干脆用事實說話,看看西方是怎么做的。
第二天,拆開測量的結果,就被傳到了測試場地,大家看著測量出來的數據,個個都是臉色難看。
果然,就是0.01毫米!
哪怕歐洲的商用車,技術也是不斷發展的,就像是奔馳汽車的發動機,普通的商用車已經有了五百馬力的發動機可以提供了,要知道,這已經和59坦克的發動機擁有一樣的動力了,而59坦克發動機開五百小時就需要大修,這種商用車的發動機,至少也能開上一萬小時,這就是巨大的差距。
同時,油耗也是相當低的。
要說發動機技術,依舊是西方先進的,所以,己方想要追趕,就需要和他們統一標準,當看到了這個結果的時候,烏瑞華只是短暫地思考了一下,就說道:“好吧,我錯了,以后,我們的加工精度,提高到0.01毫米。”
既然知道錯了,那就大大方方地承認,這就是烏瑞華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