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陸軍不敢裝備太先進的東西,害怕可靠性出現問題,先進的武器首先賣出去,然后,客戶就會驗證這些裝備的可靠性,等到客戶驗證沒問題了之后,國內的陸軍才會裝備。
坦克炮,火控系統等等,都是走這樣一條道路的。
當時的一機廠并不是不想把先進的裝備留給陸軍自己,而是一機廠根本就沒有那個技術實力。只有把最先進的東西拿出去,才會在國際軍火的競標中獲得優勢,一機廠也根本就不可能搞縮水的產品。
現在,一機廠終于有了先進的裝備了,終于可以把先進的裝備留給自己,把稍稍縮水的武器賣出去了。
這并不是坑客戶,物美價廉,質量可靠,對用戶來說,這就足夠了,畢竟,刻意追求性能的話,那就會帶來價格的提升。
這是一個新的時代!
從此,東方大國可以保證自用的比出口的先進了!這樣一來,東方大國的軍隊,就會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秦振華說出這一套理論來,怎么能不讓在場的眾人興奮,大家伙的眼睛中,都露出了興奮的光芒來。
“輪式步兵戰車,我們會把先進的留下來自用,我們的主戰坦克,以后也會如此。”秦振華說道:“我們在研發出來三代坦克之后,已經站在了和西方同樣的起跑線上,同時,我們還會繼續研發更先進的坦克技術,等到新坦克技術應用起來之后,現在的坦克才會以出口的方式推銷出去,比如說,我們自用的坦克,發動機會達到一千五百馬力,到時候,咱們的一千兩百馬力的柴油機,就可以出口了。”
雖然在研究一千兩百馬力的柴油機的時候,一機廠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哪怕是到現在,都會依舊存在小問題,但是,萬事開頭難,當走完了這個研發流程之后,從一千兩百馬力向一千五百馬力過渡,那就很容易了,可以少走不少的彎路,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現在,他們就已經開始搞這些技術預研了。
至于坦克的裝甲技術,火炮技術,也都是如此,其實,在火炮技術上,體現得最為淋漓盡致的,目前,國內自用的125毫米坦克炮,膛壓已經是世界最高的了,比出口型的性能要先進不少。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技術基礎,秦振華才能夠做出這個抉擇來:自用的,比出口的要先進!
當國外以為一機廠出口的就是最先進的話,那么,到了戰場上,他們自以為自己的坦克防彈能力足夠,結果,卻被一機廠的自用型坦克炮輕松擊穿,想想那一幕,就夠讓人自豪的了。當國外以為他們自己的坦克炮能擊穿一機廠自用型坦克的主裝甲的時候,結果卻發現無法擊穿,那個時候,一機廠就為軍隊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