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發動機在高原的動力衰減問題,主要還是渦輪增壓器。”第二天,就在發動機廠里面,召開會議的時候,大家立刻就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來了。
高原地區的動力衰減,就是因為空氣密度小,氧氣含量少,所以,在相同的進氣量的情況下,吸入發動機的氣缸內部的空氣不足,這樣就導致了發動機的動力衰減了。
所以,渦輪增壓,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在平原上,渦輪增壓是為了壓榨動力使用的,而到了高原上,渦輪增壓照樣是可以增加動力輸出的,有了渦輪增壓器,發動機就能鼓進去更多的空氣了,只是,相比在平原地區,需要吹進去的空氣更多,也就是說,渦輪增壓器的效率需要更高才行。
至于這個效率究竟需要多高,那就得看需求了。
“可是,我們現在的渦輪增壓器,效率已經很高了,繼續提升,也是潛力有限。”立刻又有人表示了反對。
“我看,我們需要用兩級渦輪增壓器。”有人開口說道:“利用這種技術,就能進一步提高渦輪增壓器的效率了。”
普通的渦輪增壓器,就是一級的,直接有一個葉片高速旋轉,將空氣提升壓力之后,鼓到發動機里面去,這種增壓器的效率,目前已經到頭了,所以,想要繼續提高,就得使用兩級增壓。
把渦輪增壓器分成兩組,一組是低壓渦輪,一組是高壓渦輪,低壓渦輪鼓一次空氣之后,進入高壓渦輪,再進行一次加壓,這樣,一次不夠來兩次,就能提升壓力了。
“沒錯,兩級增壓,當年二戰的時候,能飛上萬米高空飛機,用的都是兩級渦輪增壓器,當時能做到,現在咱們難道還做不到?”有人跟著說道,此時是興致勃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飛機使用的還是活塞發動機,有的是直接的自然吸氣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只能在低空飛行,一旦高度增加,發動機的動力就會嚴重下降,最后飛機的動力不足,就掉下來了,一般來說,這種飛機是飛不到五千米以上的,所以,大部分的飛機都是帶增壓器的,不管是渦輪增壓還是機械增壓,總之,給發動機鼓入更多的空氣,讓發動機的性能更加的強勁,這樣的飛機,就能飛到七八千米的高度了,但是,如果想要繼續提升高度,那單級增壓器就不夠了,必須要使用雙級增壓器才行,那些能飛到萬米高空的飛機,都是兩級渦輪增壓器的。
當時都能做到,現在當然也行了。
聽到這話,秦振華立刻就拍板了:“好,那就由你來主持,研發這種專門給高原使用的渦輪增壓器,等到研制出來之后,裝到咱們的發動機上測試!”
這個被點名的人頓時就是一愣,然后,又是一喜:“好,沒問題,秦廠長,既然您把這個任務交給我,那我一定會光榮地完成任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