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苦行者也必須擁有可供挖掘潛能的與眾不同的強健身體,否則還沒等熬到找到并激發“真氣”的那一步,就死在了半路。
截止到這里,這個世界的力量體系似乎與“靈感”并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但真正讓布萊德感到驚奇的還在后面。
如果說……
是否具備相應天賦,決定了一個人能否踏入特定的“途徑”。換言之,相應天賦決定了超凡的大門會不會向此人開啟,那么靈感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此人的上限。
靈感可以讓一個人事半功倍地修習。
兩名天賦相當的法師,可能靈感較高的那個只花費一半時間,就能達成與另一個相當的成就。
放在壽命不過寥寥百年的人類中,是否擁有“靈感”,“靈感”時強時弱,幾乎決定了此人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走到哪種高度。
縱觀歷史,幾乎不存在毫無靈感卻依然能在超凡的道路上走到最后的個體。
而且人類信奉的眾多神祇,也往往更加青睞那些靈感較高的超凡者。就是不知道,神祇究竟是因為他們靈感高所以能成就更高才予以青睞,還是單純因為靈感,這兩者之間還是存在本質差別的。
但話說回來,靈感也是一把雙刃劍。
靈感高的人,頭腦聰慧,耳聰目明,修習起來事半功倍,可也更容易受到黑暗事物的影響。
形象地說,晉級超凡的途徑就像是一條布滿阻礙的道路,且入口的大門還上了鎖。
具備相應的天賦,就相當于得到了大門的鑰匙,獲得了準入資格。
可進了門,卻會發現前路不僅漫長無比,還存在著難以突破的障壁,想要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所成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對于靈感高的人來說,這就不是一條道路了,而是一條鋼絲。
上面只存在易于跨越的障礙,靈感越高,鋼絲越細,障礙越容易跨越,到最后甚至不存在任何障礙,鋼絲有如頭發絲一般粗細。
想走都快都可以,卻要承受失敗的代價。
一旦不慎失足跌落,底下就是無底的黑暗深淵,等待著自己的,將是比死亡可怕無數倍的悲慘命運。
在奈蘭人類的歷史中,這些墮落的超凡者給同胞帶來的災難,還要超過每年一次的黑暗浪潮,甚至比起與外族戰爭的傷亡也不遑多讓。
靈感,以及與靈感糾纏不清的黑暗,成了千古謎題。
人類為何擁有冠絕奈蘭世界的靈感?
靈感又為何在容易誘使人類墮向黑暗的同時,令人類擁有了超絕的天賦?這并不符合人類對黑暗的認知。
曾有一位精研黑暗學識的先賢做了一番猜測:
這個世界便是在光暗交織中誕生的,起源成謎的人類出身便不若精靈那般天生貼近光明,本質便是駁雜不堪的。但駁雜同樣意味著完善,或許從某種程度上說,人類比公認的最完美種族精靈還要“完美”,只因更加貼合這個世界的本質。黑暗給了人類天賦,卻也令人類更易墮落。前者并非黑暗的本意,卻也吻合這個宇宙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