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君從第一個紀元就誕生,閱歷碾壓所有修士,他看遍萬物的發展,總結出一個規律。
那表示萬物的發展在原始狀態下,應該是無序的,哪怕能夠總結出規律,但在道的影響下,規律只能是假象,背后依舊是無序。
然而讓天君困惑的情況出現了,他一次推演中,發現最終紀元必定會誕生,而其他紀元的作用,就是實驗體,是試錯之用。
是什么讓道能夠有這種發展
于是天君有了驚人的猜測有一個至高的統御一切的意志在指定秩序。
因為知道天君事后的答案,冬青倒是淡定,這條猜測后面,還附帶了天君的各種“佐證”。
比如,以多元世界為代表,小世界修士突破到極點,可以“飛升”進入更大的中千世界,隨后以此進入大千世界,本源世界。
等到有了實力,還能走出多元世界,進入紀元之中。
那時候的天君獨自一人,只能自己揣測,于是他認為諸天紀元是一個個層層嵌套的盒子世界,開始以各種手段證明。
于是,他自己選擇主動成為超脫者,超脫了道,以另一個視角去看待萬物,說不定能有答案。
當然,他什么也沒有看出來。
因為在后來,天君直接給出了答案確實存在盒子世界,但頂層就是紀元,沒有更大的盒子了。
至于天君究竟如何驗證,就沒有記錄下來,讓冬青心癢癢。
說實話,他這個看了一堆小說的穿越者,很早之前就有過這種猜測,不過直接打消了,沒必要這么想。
想太多只能是徒增煩惱。
就以冬青自己來舉例,他曾經有一方熔巖硯池,其中有開辟的三千世界,里面后來有古老者出現,祂們也開辟小世界,小世界中實力達到天級的,也有能力開辟福地秘境。
而這僅僅是在一方硯池之中。
但冬青自己都不需要驗證,就知道猜測沒有意義,就算是又如何
當你沒有能力進入更大的盒子中時,就算有大盒子,對你來說也是沒有。
高瞻遠矚必不可少,但符合自己層次才行,遠超能力之外,想太多也沒用。
不過真要說一說,那么想一想是完全沒問題的,祂們這些修士,哪一個沒這么想過
瀏覽完所有記載,看來淵知道的也不多,他只是一個被分離出來的分身,再一次被天君分離之后,肯定拿走了一些記憶。
不然根據聯系內容,鐵定不會就只有這些。
冬青倒是從沒想過淵會在交易中欺騙,如果說凡人的交易需要法律監視,一般修士需要契約認證,那么他們這些大修士,就是說到做到。
哪怕有一個專修謊言與欺騙大道的修士,也絕不會在同道的交易中做手腳,除非他主動尋死,淵是像尋死的人嗎
不過,記載中雖然沒有關于天君太多的秘密,總歸還是有其他重要信息,比如詳細記載了三十二位道祖。
第一位就是仙道道祖清虛,他是最厲害的一位,天君也有想法,魔道道祖就是天君的一個分身。
而諾蘭多蘭分別是巫師與法師道祖,本來祂們之中只有一個道祖,將兩條道路合二為一,可天君從中作梗,讓其分成兩條道路,變相削弱二人實力。
不然正常的道祖,都是直接硬剛多位歸墟九魔,不需要諾蘭那般晉升超脫者再加入戰場。
不知道讓二位知道真相后,是何等復雜心情
天君還有另一個計劃,一身超脫,還有一些分身,存在于每個紀元,要么引領時代進步,要么抵御危機,他試圖兩條道路一起走。
最終紀元是融合了前面所有紀元,那么天君就在每個紀元放一個分身,最后也全部融合,尋求其中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