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道臺大人對磁州常平倉十分滿意,臨走之前,紛紛表示要給姚璟一個‘干才’的上上評價。
畢竟古代社會,除兵荒馬亂之外,水旱震災造成的荒年,對百姓生活影響最大。很容易造成社會動蕩,流民盜賊四起,傷了國家的元氣。故而荒政水平如何,是檢驗地方官能力的重要標尺。
而姚璟在荒政水平這篇文章上,顯然寫了個漂亮的開頭兒。尤其對比其他州縣糜爛的狀況,更顯得鶴立雞群,蒂花之秀......呃,不對,是一枝獨秀。
只不過,對于三位道臺大人的稱贊,姚璟卻并未如何放在心上。因為他知道,接下來災民們的到來,才是真正考驗他......呃,是他親親弟子的時刻!
三位道臺離去的后一天,一些災民便已陸陸續續地來到了磁州。
憂心如焚的姚璟,在衙門里根本坐不住,吩咐姚福套好了馬車:他要親自出城去看看,外面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情景。
剛一出城,頓時就被眼前的一切驚住了。
一眼望不到頭兒的人群,在沒有任何遮風擋雨的地方,或三五成群,或零零落落,無精打采地癱在地上。
每個人都破破爛爛,滿臉污垢,甚至衣不遮體,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幼小的孩子拼命往母親的懷里擠,想要吮吸一口甘甜的汁水,可是母親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沒有一絲的液體,孩子哇哇地大哭起來。
雖然城外已有些善心的富戶開設了粥棚,但根本無濟于事。
姚璟看到,粥棚那里盡是些強壯的男子。為了一碗粥,他們推開女人,踢倒老人,對比自己弱小的災民揮拳相向。有些粥棚因為維護不了秩序,干脆就任由災民們胡亂搶奪......
若是之前看到這一幕,姚璟必然會火冒三丈。
可經歷了何瑾的調教后,他對此已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因為他知道,不吃上一碗粥,人真是會被餓死的!在生死面前,什么禮義廉恥、恭良儉讓屁用都沒有!
更不要說,這些災民們已背井離鄉,被官兵監視著驅趕到這里就不管了。滿心的憤懣無處發泄,對以后的日子充滿著恐懼和怨氣......
事實上,等磁州衙門擺開粥廠后,情況也只會如此。
因為歷來粥廠賑濟的作用,就是讓青壯們吃飽,只要他們不鬧事,一切就都好。至于老弱婦孺,就仿佛動物群體中的消耗品,在旱季要被淘汰掉一樣。
穿過了人群,差不多只有一百步之外,就是亂葬崗子。單是這一天,便已經出現了十幾具尸體,草草用蘆席卷著,都懶得埋進土里。
更遠處還有一群野狗,不時向這邊望著,猩紅的眼睛盯著人群,仿佛在看著自己的美餐。或許要不了多久,就會有更多的人死去,它們就能享受美味的肉食!
生和死就隔了短短的一百步,強烈的對比,讓姚璟越發憋悶。
更不要說,身為一州父母官,銜天子之命牧守一方,他天然有責任,讓這些投奔來的災民活下去!
在回衙門的路上,天空濃云密布,姚福不由得打了個激靈。
“大老爺,變天了,可能要下雪了。”
下雪,對那些城外的災民來說,不亞于末日的降臨。急速的溫度下降,會帶走大量的老弱病人。接著雪水融化,他們又不得不泡在泥水里面,別管多強壯的漢子,都會生病,甚至死亡。
“賊老天,你為何這般不開眼!”姚璟咒罵了一聲,吩咐姚福道:“速速回衙門,尋師爺和潤德商議對策。”
到了簽押房,姚璟只看到了陳銘,不由開口問道:“潤德呢?”
陳銘一聽這話,心頭止不住泛酸:大老爺,我才是你名正言順的智囊好不?
但他也知道,現在不是廢話的時候,便開口回道:“老夫也不知道,這兩日一直沒見他身影兒。”
姚璟當即吩咐姚福去找,可不料何瑾已從外面走了進來,一臉的疲憊之色,鞋上還沾了不少泥土,顯然也出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