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的慶功宴上并沒說正事,而是著重強調了徐庶同志對組織的貢獻。
知道自家主公終于在朝廷里備上號之后,霍去病、韋孝寬、李存孝等武將都很振奮,恨不得抱住徐庶親上一口!
劉文靜、蒯良等文士也很高興,但表現得就沒有武將們那么夸張。
至于為什么高興,也不用問。
酒過三巡,劉琦很有眼色的開始“分封諸大臣”。
霍去病為兵曹參軍祭酒,為武將之首。羽林騎兵獨設一軍,稱羽林軍,交由其統領。
韋孝寬為兵曹參軍,統領由長槍兵、刀盾手、弓箭手等基礎兵種組成的步卒。
李存孝為兵曹參軍,仍舊任親兵統領,統領親兵營。
張虎不任太守府屬官,領裨將,仍在韋孝寬賬下聽用。
劉文靜任主簿,為文士之首。
徐庶任戶曹參軍。
郭嘉則按照說好的,只領軍師的虛銜,隨侍左右參贊軍事,并不任太守府屬官。
說到這里,劉琦看了眼徐庶,只見其也是面露欣悅,沒有不滿的跡象,于是放下了心。
劉文靜的功勞大多數都不可名言,要是徐庶不滿的話,還真不怎么好收場。
幸好在創業之初,屬下爭權奪利的狀況不會很嚴重。
話音落下,眾人都是倒頭便拜。
“謝主公!”
蒯良、蒯越兄弟也在座,劉琦卻沒有點到他們二人的名字——人領的是州牧府的官職,吃的是劉表發給的糧餉,壓根輪不到他這個新晉的太守任命。
“好了好了,都先別謝,圣旨都還在路上呢,咱們先自己樂呵著。”劉琦戲謔的眨眨眼,“都先別說出去啊,不然有人問你們要官印,我可拿不出來。到時候牛皮吹破了可別怪我!”
“哈哈哈哈!”
眾人大笑,氣氛更加熱烈。
-------------------------------------
次日,劉琦叫上劉文靜、徐庶和郭嘉,前往城西。
城西是匠人聚集的地方,開有很多的匠作鋪。
劉琦熟門熟路的來到一條不起眼的巷子里,一處乍看上去破破爛爛的鐵匠鋪里。
“這兒的老鐵匠姓牛,聽說以前是司隸最好的鐵匠之一,后來家里被涼州兵給砸了,沒辦法只能逃難。后來七轉八轉逃到咱們雁城,在這兒安家了。”
劉琦邊給三人介紹,邊朝里頭正忙活的老頭兒打招呼:“牛鐵匠,怎么樣啊?”
他昨日讓人把玻璃的制造過程謄抄了一遍,送到牛鐵匠這兒來,又送來了需要的所有材料讓他折騰。
郭嘉很驚訝:“老丈認字?”
牛鐵匠聽到招呼,趕緊跑過來行禮,聞言靦腆的撓撓頭:“家父原來給一戶人家當賬房,幼時就跟家父學了幾個字,實在沒興趣,就繼承了家里的鐵匠手藝。”
“原來如此,倒是位隱士。”
劉琦瞥了一眼,發現徐庶和郭嘉對老張的態度忽然變得尊敬起來,才想到,認字的匠人和不認字的匠人,那待遇也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