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以后,老爸老媽開始頭疼,當然了他們頭疼,我也就跟著頭疼。
本來的哥哥結婚,我是一個妹妹,自然是可幫可不幫的。
但是看到老爸老媽那愁眉不展的樣子,我就很是心疼。
哥哥好不容易討了一個老婆,如果再因為家里沒錢,給整黃了,他們肯定會很懊悔。
一次吃飯以后,我就問爸媽,手里還缺多少。
老爸說零碎的加起來,還缺兩萬多呢!
也就是說,現在家里只有兩萬多塊,缺的多了去了。
我就回到了房間,坐在那里發起了呆。
我是一分錢都沒有了,這么多年,掙得都給了家里,自己幾乎是分文不剩。
可咋辦呢!
但是看到家里的樣子,我就說,要不我就和朋友們借點,看看能不能給湊一下。
我就開始給朋友們打起了電話。
終于還算不錯,借到了七千多,好幾個朋友給湊的。
但是還是缺不少,嫂子很是懂事,訂婚的兩萬拿回來了,就等于結婚再給那個兩萬就可以了。
每次說到這里的時候,爸媽就和我們兄妹說,一定要讓著點嫂子,人家真是一個好姑娘,想想也是,為了我們家,她真的很講義氣的。
所以從那以后,嫂子就成了我家的活菩薩一樣,我們一家做什么事,都是按照她的喜好來。
之前做飯爸媽都是要問我要吃啥吃啥,可是自從嫂子進門以后,爸媽就在沒有問過我的意見。
尤其是蒸燙面包的時候,我是不喜歡吃花椒面的,每次爸媽都是不會放,可是嫂子說喜歡吃,從那以后,買次包包子都放花椒面。
哎,從此,我在家的地位就更靠下了。
還有就是之前我家吃飯的時候都是,一家人把菜放好以后,一起坐下一塊吃,這么多年了,一直是我們家的優良傳統,奶奶輪到我家照顧的時候,都是給奶奶送去了以后,回家在一起坐下一起吃。
長輩不做,晚輩就不會先坐下的。
可是自從嫂子來了以后,這些都不講究了。
都是我們在廚房忙活的時候,哥哥嫂子就已經開始吃起來了。
尤其是吃餃子的時候,一鍋煮不開,我們就住兩鍋,我們還在廚房煮下一鍋的時候,第一鍋已經快被哥哥嫂子吃光了。
雖然我還是不太習慣,但是老媽就說,嫂子這人很好,不要計較這些小的事情,只要他們小兩口好,就行。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挺失望的,可是一家還是和和氣氣的好,再說我就是一個小姑子,遲早是要嫁人的,只要他們過得舒心好就行。
我就是希望現在爸媽寵著哥哥嫂子,等到爸媽老了,他們也可以孝敬爸媽就好了。
可是結果,卻不是事愿人為。
這是一個不好的例子,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要記住。
不管什么時候,都要尊敬長輩,雖然你們沒有血緣關系,但是都要做到做人最起碼的底線。
到了一定的年齡,每個老人都經歷過很多事情,
他們愛孩子的初心:永遠不會變!
還是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