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協那審判之音。
跪在殿中的異族首領臉色大變,絕望失色。
“王上饒命啊,我們錯了,我們再也不敢入侵大漢了。”
“一切都是步度根挑唆的,我們都是無辜的啊。”
“請王上寬恕啊。”
......
幾個異族首領絕望的祈求著,瘋狂的叩首,試圖讓劉協改變決意,他們不想死。
“帶下去,明日行刑。”
劉協為王,運朝之主,對于異族不會有任何的憐憫。
“遵旨。”
典韋一擺手,帶著一眾禁軍將這幾個異族首領帶離了。
明日之后,便是這些異族命運奠定的一刻。
劉協要用實際行動來告誡天下,告誡境外異族,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當日異族猖獗,侵我大漢疆土,若非我大漢有浴血奮戰將士,國將不存,民將不復,為了保家衛國,無數將士英勇陣亡,為了保家衛國,無數將士永遠留在了異域。”
“今,孤有感吾大漢將士之功,將在洛陽城外建英魂碑,英烈墓,凡為我大漢戰死將士之英魂,皆可名留英魂碑,彰顯功績,令后世子孫永不相忘,名垂千史,而其身可葬身于英烈墓,受大漢千萬子民香火供奉。”
隨著異族之事沉定,劉協目光一轉,卻是將話題轉移到了另一件事上。
英魂碑,英烈墓。
這兩樣可以展現劉協屬于大漢天子對軍人的看重。
名垂千史,試問天下人誰人不想?
“王上圣明。”
聽到劉協的決策,文武百官都是以敬仰之色的看著劉協,心悅誠服。
當今大漢有如此看重軍人的君王,大漢何愁不興盛?
相信英魂碑,英烈墓的消息散出去后,整個大漢的子民都會因此而沸騰,對軍人更為敬仰,對從軍也更為炙熱。
“諸愛卿可還有本奏?”見群臣無人反對,劉協出聲問道。
“回稟王上,臣等無本再奏。”眾臣齊聲道。
“既如此,那便散朝吧。”劉協點點頭,從龍椅上站起來,緩步離開。
“臣等恭送王上。”百官齊聲道。
回到御書房。
三個當代名士已經在此等候,等待劉協的接見。
“草民參見王上。”
當看到劉協歸來后,三大名士立刻行禮道。
“平身。”劉協笑了笑。
“謝王上。”三人敬畏的看著劉協,余光則是在看劉協的樣貌。
“王上果真如傳聞中的一樣,年輕,俊才,文治武功。”
三人心底暗暗的想到,對于劉協征兆而來的任務也是愈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