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界倚天的時候,劉協曾向著麾下的文武群臣解釋過。
諸天萬界,擁無數世界,每一個世界都難有聯系,相隔于混沌各處,但是在冥冥中的大道映射下,許多的世界都是相同的歷史觀,或者說是有所聯系。
甚至還會存在姓名相同的人物。
所以獨孤求敗在愣了一會后,便立刻回過神來。
知道了張三豐口中的獨孤求敗并不是他,而是另一個。
“我不是你口中的那個獨孤求敗。”獨孤求敗對著張三豐說道。
“恩?”
聽到這話,張三豐的神情有些詫異。
“今日我來此的目的想必張真人應該知道。”獨孤求敗也不想在前人和后人的聯系太過計較,直接進入主題。
“貧道自入世以來,除創建武當之外,再無入世,大漢之主想要我武當派歸順,卻是有些為難貧道了,不過當日大漢放過我武當門人,貧道感激不盡。”張三豐表情溫和,當著婉拒之色的說道。
“張真人應該知道當初吾大漢王上為何會放過武當,為的就是與張真人結下一個善緣,而今日我孤身來此,而是不是我大漢的軍隊,便是我大漢王上的又一次善意。”獨孤求敗凝視著說道。
“這...”
張三豐此刻也有些不知所措了。
他心底本想的是拒絕,可想到大漢鐵騎如若兵臨武當山,那他耗盡心思創下的門派基業將淪為一場空,他的徒弟,徒子徒孫都將墮入地獄。
如若是蒙元朝廷,他根本不懼,可眼下面對的是能夠剿滅諸多門派,迫使明教都臣服的大漢啊。
“難道大漢之主硬要我武當臣服嗎?”張三豐有些無奈的問道。
“王上旨意,任何人不得違背。”獨孤求敗說道。
“哎,如此逼迫,就算能夠得我武當臣服,卻也不能讓我武當歸心,難道大漢之主不知?”張三豐想要勸服獨孤求敗,饒過武當。
“吾獨孤求敗只是王上手中之劍,無權替王上決策,今日吾來此,一是給張真人表示吾大漢善意,沒有兵臨山下,二是為了張真人討教一二。”獨孤求敗目光泛出了戰意,凝視著張三豐。
“討教一二?”張三豐面色一凜:“不知獨孤武友可愿與我賭斗一番?”
“如何賭斗?”獨孤求敗道。
“與我一戰,我敗,武當臣服大漢,我勝,大漢赦我武當,不再逼迫我武當臣服,你覺得如何?”張三豐目光炯炯,說道。
“我說了,我只是王上手中之劍,沒有對于國事處置之權。”獨孤求敗想都沒想,直接拒絕了。
對于他自己,他還是有著深刻的定位,身為供奉,只為劉協鏟除不臣,對于任何國事,軍事,政事,他絕對不會有任何干預。
為武者,只尚武,卻不以武亂權,這就是獨孤求敗的恪守。
可就在獨孤求敗話音一落。
不等張三豐回話。
“答應他的條件。”
劉協的聲音忽然在獨孤求敗的腦海中響起。
“王上?”獨孤求敗一驚,表面神情不變,而心底當即領旨:“遵旨。”
“張真人所言可為真?只要我勝了你,你便臣服吾大漢,臣服吾王上?”獨孤求敗凝視著張三豐,大聲道。
“不錯。”張三豐雖然驚訝為何獨孤求敗會忽然變卦,但為了武當派安危,他也懶得多想。
只要能夠讓武當派置身事外,他當全力以赴。
而且這么多年來苦尋對手的他,如今面對獨孤求敗這樣的對手也是求之不得。
“但愿你不要食言,否則吾大漢鐵騎之威必踏平武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