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表明了一點,這大漢的黑甲大軍不好惹,臣提議一定要與之交好,且不可得罪,否則一旦黑甲大軍來犯,我大宋就危險了。”姓蔡的這個文臣道。
“今日之言倒是與蔡大人往日之言有些不同啊。”
“當日大理戰亂,你提議皇上下旨進軍大理,掠奪城池,只不過被我給勸諫駁回了,如今之舉卻是有違逆當日之舉啊、”姓司馬的臣子與前者針鋒相對道。
“國與國的爭鋒,戰機稍縱即逝,既然不能夠與往日相道。”后者表情不變道。
看到這。
便知這二人在宋國的臣子中有一定的地位。
前者為司馬光,乃是趙佶的前任宋國皇帝趙煦留下的重臣,為右宰相,后者為蔡京,則是被趙佶一手提拔的,現在為左宰相,兩人權勢相當,自然針鋒相對。
而司馬光相對于后世之人一定了解,因為有一個典故便是司馬光砸缸,流傳千古。
“好了。”
高座上,看著兩個臣子的爭論,趙佶也明白了過來。
威脅,來自大漢強烈的威脅。
如今大理已經國破,所有國土都淪陷,而宋國與之接壤,下一步的征伐只怕有可能就是宋國。
“啟奏皇上,還有一事。”
“在大理戰亂之際,吐蕃與西夏卻是趁機動兵了,意圖劫掠金銀資源,但最終他們的大軍都永遠留在了大理疆域之中,顯然是被那神秘的大漢黑甲大軍給殲滅了。”
“而且臣調查得知,吐蕃邊疆大將吐魯昏已經被斬殺,西夏大將軍赫連樹也被大漢黑甲軍所擒。”司馬光再次出聲稟告道。
“竟有這事?”龍椅上的趙佶動容了,猛地站了起來。
一會后。
他臉上居然掛上了一抹笑意:“哈哈哈,真的是天佑我大宋,這些年來西夏大軍逐步緊逼,讓我大宋損兵折將,如今西夏三萬大軍覆滅,就連赫連樹那老家伙也被擒了,真的是讓西夏吃了大虧啊。”
“此乃我大宋之福,臣等恭賀皇上。”
“恭賀皇上。”
朝堂上的眾臣紛紛高呼道。
“皇上,這忽然起來的大漢已經與吐蕃和西夏交惡,絕不會再針對我大宋,畢竟如若我三國合縱,那他絕對難以抗衡,所以臣提議可以與這漢國交好,投其所好,或許可以成為我大宋的盟友。”蔡京忽然開口說道。
“不可,絕對不可。”
“皇上,交好這漢國倒是可行,但不過過于信任,臣提議可以一邊交好漢國,一邊于與他們接壤的邊境布置重兵,防范于他們,畢竟他們太過神秘,相對于吐蕃和西夏,我大宋都有了解,但唯獨這漢國卻根本不知底細,所以臣提議還是加大防備的好。”司馬光立刻反對道。
“司馬大人此言差矣。”
“既是準備交好漢國,可又于邊境布置重兵,這會讓漢國作何感想?如何交好?”蔡京冷冷一笑道。
“蔡大人,今日我無需與你爭辯,但對于這神秘的漢國還是持防備態度的好,否則一旦他大軍入侵,后果不堪設想,這些年來,諸國都覬覦我大宋的富裕,早有出兵我大宋之心,如若這漢國也是一樣,就必然需要防備一二。”司馬光極為嚴肅的說道。
“臣堅持交好漢國,他日一定可以結盟對抗諸國,漢國已與西夏和吐蕃交惡,絕不會再與我大宋交鋒。”蔡京也是堅持己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