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童貫率部將投降大漢,還請大漢皇上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饒恕降卒,小人要殺要剮,任憑處置。”
這時。
童貫帶著幾十個部將來到了鑾駕前,手捧著他們的佩劍,跪倒在地。
“朕說了,投降免死。”
“作為宋國大將,你成功免了數十萬生靈的慘死,此乃功德無量,朕也不會殺你。”
劉協從鑾駕上緩緩走出,看著童貫說道。
“謝皇上恩德,小人永世難忘,但今日還請皇上賜死,方可保全家小性命,否則我率軍投降的消息傳回皇都,我大宋皇上絕對不會放過我的家小。”童貫仍舊跪在地上懇求道,卻是懇求賜死。
歷朝歷代。
大將出征,家小必然安置于皇都之中,也就是皇帝的掌控之中。
以此來提防大將叛國投敵,一旦有,家小必死無疑,滿門抄斬。
“既已降,朕自當保你家小不死。”劉協卻是淡淡一笑。
“皇上可以救我家小?”童貫眼中露出了希望之色。
“典韋。”劉協目光一轉。
“臣在。”典韋立刻應道。
“傳旨獨孤,救童貫他們的家小之人就交給他了,不要讓朕失望。”劉協緩緩說道。
“臣立刻傳旨。”典韋恭敬道。
吩咐過后,劉協重新看向了童貫:“有吾大漢供奉出手,可保你家小無憂,但,從今往后,你們的命就將是朕的了,如若再倒戈,可就不是死那么簡單了。”
話音落。
童貫還有幾十個宋將只覺被殺機鎖定,似乎劉協只有一個念頭就可誅殺他們。
揮手之間。
“敗將不敢。”童貫等將惶恐道。
“黃忠,高順,麴義何在?”劉協威聲呼喚道。
“臣在。”
三大上將立刻應聲站了出來。
“這二十多萬降卒朕交給你們處置了,給朕全部打散,分于諸城鎮守,另,如若敢倒戈背叛,直接滅族。”
劉協余光掃過那些跪在地上的宋兵宋將,大聲說道。
這些二十多萬降卒,本為漢家士卒,劉協自不會去殺,也不會將之貶至主界為勞役,但也不會浪費了。
如今隨著大漢在此界疆域的擴大,所需要的兵員也是逐漸增多,而劉協從主界調集的大軍皆是主攻之軍,只有少數的兵馬用于鎮守。
“臣等領旨。”三大上將齊聲應道。
“于此,你們可有意見?”劉協看著那些降將道。
“敗軍之將自當聽從皇上旨意。”童貫他們哪里還敢說什么,只能乖乖應允。
“如此就好。”劉協轉過身,掃視了這一方戰圈一眼,繼而落定在了宋國的一方:“趙云,呂布,張飛何在?”
“臣在。”
又是三大上將齊聲應道。
“立刻揮軍進攻宋國,朕要在三個月內讓宋國消失。”劉協目光一凝,釋出一股滔天霸氣。
“臣等領旨。”三將也是戰意無窮,齊聲應道。
如今大漢眾軍團匯聚,正是應了當初劉協的那一句話。
西夏吐蕃覆滅之時,下一步就是滅宋。
而趙佶撕毀了盟約,或許也應該要料到今日之果。
一切。
都是來自賈詡的謀國算計,在當初初臨此界時,大漢還未表現的太過崢嶸,賈詡便將針對宋國的局設下了,而在今日之后,便是局面盡展,等待收獲的時刻。
謀國之智,正是如此。
想來。
這一次大漢出兵,也必然會高舉師出有名之名。
以宋國背棄盟約,進攻大漢為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