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半的時間有多長?
精確到小時的話,是36個小時,精確到分鐘的話2160分鐘。
正常情況下建造一個完整的工業基地需要多久?
答案是:在材料充分,人工各項全都齊全的情況下,不計代價,不計人工,極限壓榨,最少也是要兩個月以上。
那么如果我們提高一些標準,提高一些建筑要求,所有的規格都要按照現在最高的標準來執行,以戰爭壁壘的防護姿態來建設工廠。
建設一個完整的重型軍事工業生產基地,生產當今最前沿科技的阿爾法能量武器,這樣的工廠要多久?
最頂級的建筑專家在思考了半個小時以后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保守預估是在半年以上,并且還是在各方面統籌合作的情況下。”
“半年還是理論時間,是所有工人晝夜24小時不吃不喝的情況下,是能達到的極限。”
一天半,建設47個重型軍事工業基地,生產這個世界上最前沿的科技武器,這是一種怎樣瘋狂的想法?
“要么在災難中死去,要么在瘋狂中重生。“
李響看著眼前密密麻麻如同螞蟻一樣,在地面上搬運著各種器材的工人,按照他所規劃的最優路線,拖拽著各式各樣的特種建設裝備。
“如果奇跡有顏色的話,那就是帝國的紅色。”
“如果奇跡有名字的話,那就是大明帝國的國歌。”
黑色的夜里,城市的邊緣處燈火通明,成千上萬輛重型貨車在盤山公路上閃爍著燈光,將黑夜照亮。
這些貨車拖拽著各種各樣的建筑物資向著工地前進,為工地提供著原材料。
這是一處龐大至極的建筑工地,從頭到尾足長達足13公里,寬度達到了可怕的2.3公里,占地面積接近30平方公里。
超過五百萬的工人,分散在這個巨型工地的各個角落,以每天18個工作小時的工時,晝夜不停的建設這個巨型的工程。
李響要在揚州市的旁邊建設一個巨型的重型工業基地,當中可以自己自足的生產所有的軍事配件。
從最渺小的一個螺絲,到最后的阿爾法能量武器和青龍式主戰坦克,甚至到之后所推出的新型武裝。
大明帝國在這30年來的發展方式,一直是作為世界的工廠,占據了整個世界16%的商品出口,整體的工業發展方式還是以輕工業為主。
得益于和平年代的世界貿易,大明帝國有很多的科技配件都是受制于人,通過進口來組裝生產。
在國內開設這樣的工廠不具備存活的條件,計算完原材料工人以及設備等一系列成本之后,最終產出的物品售價甚至不能夠達到原材料的7%。
直接導致了帝國一路在輕工業上狂飆,重工業并不是十分強力,甚至一度為帝國贏得了世界工廠的美名。
在和平年代沒有什么,這是帝國發展的機遇,這是帝國擺脫舊有的封建體制,強行回歸到世界頂端的最佳方式。
帝國要集中力量進行整體發展,在最短的時間內干掉自由合眾國霸主的地位。
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在從宏觀上進行調控,進行整體轉型,大力扶持重工業集團,將帝國的短板徹底補上。
但是沒有人能夠料到意外來得這么突然,所有的國度之間都已經被切斷了聯系,大明帝國失去了它的工業配件來源。
戰爭越來越激烈了,李響需要新的武器,但是卻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這是何其可怕的一件事情?
李響不可能將這種東西寄托于奇跡,他要建立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完整到只要提供原材料,就可以直接生產出戰爭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