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已經相當著名的白俄近衛軍的人數也少了一半。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白俄們機師正在登機,后勤則在給飛機裝載PTR剛研制出來的汽油燃燒彈等新式炸彈。
韓懷義沒有參戰。
他已經過了什么鳥事都親自上陣的階段。
身系南美華人未來百年發展命運的他很理智的只在指揮所坐著。
他甚至都不參與具體的軍事指揮,因為謝苗在這方面擁有足夠的才華。
另外就是謝苗此刻不僅僅依靠的自己的指揮經驗,他已經有了一支磨合中的華人參謀團。
王元明的情報網也已經初見成效。
目前DSG已經確定,對方來的只有一萬三千人,且裝備落后。
他們其中百分之三十的人甚至使用的是“上古時代”的前裝槍,滑稽的是他們的指揮官孔查中將的座駕還是新羅馬的猛禽裝甲車。
坦克?沒有,飛機?沒有。
機槍?少量。老舊的移動火炮?三十門。
這支軍隊面對巴拿馬國內,或者哥倫比亞方面的軍隊而言不算差,但是面對裝備比駐巴拿馬美軍還要犀利的DSG軍團而言顯然不夠看。
然而此年間一戰還沒有開始,那場著名的機槍萬人屠殺還沒有發生。
所以美國人雖然對韓查理這貨的戰績充滿了佩服,但對現在的局勢多少還是有些擔心。
因為此時,巴拿馬號稱5萬,DSG的戰士卻僅僅3000。
這種局勢下,就算DSG有戰機獲取制空權,但是地面一旦形成拉扯戰的局勢的話,華人方面會不會吃力?
因此龐培思來想去還是打來了一個電話,他詢問韓懷義可需要什么幫助,他做好了美軍脫下軍裝偽裝成白俄進入營地,幫助韓懷義的準備。
誰知接電話的杰克陳告訴他:“謝謝將軍閣下,但是我們不需要。”
這么老卵?
龐培干脆問他:“查理呢?”
“我們老板去為我們安排晚餐了。”
龐培的電話還沒有放下,他就聽到外邊山崩地裂的喊聲。
他透過窗戶看去,只見南邊的巴拿馬人沒有等到一個小時就開始氣勢洶洶的往華人陣地發起了進攻。
位于制高點的謝苗冷眼看著這種情況,卻嚴令任何人不得開火。
幾分鐘后炮彈呼嘯著砸進了華人的防御陣地,引發了些騷擾和傷亡,但是散入其中的白俄近衛軍冷酷的鎮壓了這些初哥的慌亂情緒。
“等待命令!”白俄們揮舞著皮鞭,用蹩腳的中文喝止任何膽怯或者試圖展現個人勇氣的華人的舉動。
這是可控的一種波動,但在巴拿馬人看來卻是華人已經亂了。
指揮官孔查放下望遠鏡下令繼續炮擊三輪,以掩護自己的步兵盡快沖入華工陣地形成突破。
于是火炮聲再度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