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淵忙拱手說道:“還請先生指教!”
“此事估摸和元妃那邊有關……”楚云深也沒有隱瞞,把自己指點元妃修行神道的事和他大略分說了一番,“……浩然正氣源自于心,若要外顯御物,需得將其高深的修為才能做到。如今你能提前做到此事,必然和元妃那邊的神道力量不無關聯。”
“神道嗎?”聽著楚云深的講述,謝文淵陷入了沉思。
從楚云深口中得知,元妃所走的神道和他印象中的香火神靈截然不同。
雖然不知道詳細修煉方法,但從楚云深口中透露出的一些理念中,可以知道這條神道之路,是一條不遜色于道術和武道的通天大道。
“這位楚先生究竟是什么來歷?”謝文淵心中感到無比的震撼,“神道和我如今所修的浩然大道,皆是不遜色于道術和武道的堂皇大道,楚先生竟然能如此輕易地拿出這兩條道路,哪怕上古長生大帝在世,恐怕都不如他吧?”
謝文淵作為修煉浩然正氣達到相當程度的大儒,對于浩然大道的感悟頗深。
他知道,浩然大道走到深處,絕對不會遜色于道術和武道這兩條路。尤其是這條路只需讀書明理就能修行,可謂是最適合天下百姓的一條超凡之路。
“不管怎么說,楚先生愿意傳授大道,為蕓蕓百姓大開方便之門,只這一條,足以比肩中古諸子了。”謝文淵的心中對楚云深充滿了無盡的敬佩。
楚云深不知道,謝文淵在心中已經將他放到和中古諸子比肩的位置上。
不過,就算知道了,他也不會在意。
此時,他正在沿著謝文淵展示的浩然正氣的手段上,不斷推演著浩然正氣后續的發展。
本來,在他的預演中,浩然正氣只是一種純粹的‘氣’,雖然這股氣源自心靈,但和真氣只是略有不同而已,應該沒有這樣的力量才對。
可是如今卻顯現出了如此別樣的手段,倒是讓楚云深提起了興趣。
“浩然正氣可將詩文化虛為實,這種手段和某個文道世界很像啊!”
“詩可殺敵,詞能滅軍,文章安天下。秀才提筆,紙上談兵;舉人殺敵,出口成章;進士一怒,唇槍舌劍。圣人駕臨,口誅筆伐,可誅人,可判天子無道,以一敵國。”
想到這里,楚云深心中忽然一動:“恐怕這浩然正氣之所以能做到和那個文道世界相似的事,應當是這個世界本身的原因。”
陽神世界是一個受心靈影響的世界,從這個世界最有特色的修煉體系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原著中,洪易曾說‘道理最大’。其實真正仔細深究的話,‘心所認同的道理最大’才是正解。
要知道,道理虛幻,并不能影響到實際,但是一旦心念堅定的認定了某種道理,這個道理便會被心所影響,從而產生對世界的影響。
故而洪易才會說‘道理最大’。但其實應該是‘心最大’才對!
世界的影響,使得源自心靈的浩然正氣,在某種機制下展現出了和那個文道世界相似的手段。
“若是能將那個文道世界的體系,復刻到這個世界,不知道會是怎樣的情景呢?”想到這里,楚云深不禁對此起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