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他們旁聽的話,倒是沒有什么關系。缺少了真正的核心,哪怕他們聽得再多,總歸是不得其門而入。
楚云深和謝文淵繼續討論著文道的,謝文淵這邊屬意自修進階,也就是積累文氣進行晉升。
不過,楚云深對此有不同的觀點:“單憑自修進階遠遠不夠。所謂內圣外王,執心為圣,執事為王,二者一內一外,并存不悖,方為真修……”
楚云深慢慢闡述著自己的想法,向謝文淵展示著自己的觀點。
在楚云深看來,單修文氣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這樣一來,修行的路就會很不好走。他所屬意的進階體系,是內外并行。
那個文道世界中,文道修行不單單是個人的事,還和國家息息相關。考試可以獲得文位,文道晉升更是和文位緊密相連,而文位晉升后可以獲得才氣灌頂。這樣一來,文位晉升就會和國家發展緊密相連。
對于這種晉升模式,楚云深有些看不上,畢竟把自己的晉升之路綁在國家身上,在他看來實在是太過危險了。
那個文道世界是有諸圣壓在國主頭上,所以沒有出現什么問題。
如果楚云深在這個世界,直接照搬那個文道世界的文位模式的話,最后這條他辛苦創造出來的文道之路,肯定會被這個世界的皇帝徹底把持。
當然,他的心中還是屬意‘文位’這種體系的。因為這種‘文位’體系完美的契合了文道,對于文道的發展和晉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不過,楚云深打算創立地這種文位,和那個文道世界有所不同。
如果說,那個文道世界的文位,是文閣諸圣借助國家之手,將文位授予眾多讀書人的話,那么楚云深創造的文位,就和自身修行有關。
“……儒生修行有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凝聚文位,和自身立言行為息息相關。讀書人書寫詩詞文章被人傳唱傳播,會獲得名望加身,這種名望能夠匯聚起氣運和類似于香火愿力的承認力。通過特定的手段,將名望所帶來的承認力化為自身的文位。”
楚云深所創立的文位體系,通過傳播詩詞文章來匯聚名望,鑄造成的一種特殊位階。
這種位階借助文氣來展現力量,而文氣反過來借助這種‘文位’位階,來提升境界和力量。二者一內一外,完美地展示了文道體系的奧妙。
說到這里,楚云深神色頓了頓,像是想到了什么:“若說位階的話,光有文位還不夠,文位只是他人對你學問的認可,還要有官位在身,手握權柄才行……”
畢竟,文道修行的內修之法就有兩條,一條修文氣,一條修浩然正氣,外修之法若要與之對應,光有文位一條還不夠,應當再加入官位體系作為輔助才算完美。
謝文淵聽著楚云深提出的看法,眼中不禁異彩連連,他對楚云深提出的各種想法,可謂是佩服至極。
他不知道,楚云深是怎么想到這些東西的。
不過,他還是很配合地討論起了文道體系的框架,并將這四大修法填充了進去,搭建出了文道修行的完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