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一邊小口的抿著抿著茶水,一邊側耳傾聽著王雁冰的安排,不由得暗中點頭。成功是需要天分的。從某種程度上說,王雁冰這種坐起而行的果決,就是一種天分。否則的話,即便是有著他的幫襯,王雁冰也絕到不了現在的高度。
王雁冰放下手機,捏起瓷盞,自信的笑著說:“好幾年前埋下的伏筆,用起來就是順手。”說著,他哈哈的笑了起來。
聽了這話,張兵也不由自主的笑出聲來。是啊,若非親歷,誰能想到人的目光會如此長遠?若非了解內情,誰又能猜到南郊公園的建設會藏著別樣的玄機?說起來,王雁冰還真的是個人才啊!
南郊城隍公園。這是小城南郊公園的全稱。項目整體規劃為三期,采用分期建設,統一招標的方式進行施工。資金來源:招商引資。出資單位:新海天文保基金,基金法人代表——王雁冰。
從王瀟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王雁冰就開始了長達八年的準備。他借著報答家鄉父老的名義,打包投資了一大批城市配套工程,而南郊公園,正是其中一個。
隨著大筆資金的投入,其他的工程以讓人驚嘆的速度先后完工,唯獨這個南郊城隍公園,由于種種原因,只完成了第一期的建設就匆匆投入使用,只掛上了一個南郊公園的牌子。
這也直接導致了南郊公園管理上的現狀:管轄權在園林與綠化局,可是當初投資的又是文保項目,掛在了文保局的名下。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江嵐和馬伯釗這兩個編制上的怪胎。
至于為什么叫城隍公園,為什么是文保項目,這個是有據可查的。地方縣志記載的很明確:大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有感于少年時的遭遇,感念城隍護佑之恩,大封城隍,敕建城隍廟。小城南郊因為地形獨特,被認為有溝通陰陽之勢,幸運入選,在湖岸邊大興土木,歷時三載,建有都城隍廟一座。
六百年風吹雨打,盛極一時的城隍廟逐漸衰敗,終于在那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中被付之一炬,只留下故紙堆里的片語只言。
隨著工程隊的撤出,很多人都已經對規劃中的城隍公園不抱任何幻想,只以為那是王雁冰一時沖動的產物。沒曾想,時隔多年,他居然又想起了這個項目,還堅持著要把它繼續下去。這送上門來的政績,誰會往外推?
隨著時間節點的臨近,張文開始重續斷掉多年的聯系,推杯換盞間放出了風,使得相關人員有了一種隱隱的期盼。隨著蕭墨川的突然現身,再加上他毫無預兆的入駐南郊公園,陰差陽錯的給那些知道內情的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蕭墨川在小城的待遇。
待遇再高,該住院還是要住院的,無非就是病房的等級高一些,配備的醫生更權威一些,受到的護理更專業一些。
小城醫院的特護病房里,面如紙色的蕭墨川仍舊昏迷不醒,床頭的點滴架上掛著血包,正在給他輸血。徐萌坐在一旁,手里拿著速報司剛剛傳來的消息,第一次感覺到事情有些棘手。
聽到醫生說蕭老的傷情已經穩定,并無大礙,江嵐也松了一口氣。按道理來說,他應該回到南郊公園,去繼續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可是無論從感情上還是從認知上,他實在是不放心把蕭老交給一個女孩子去照料。于是,他就厚著臉皮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