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進行煉金術或煉制魔藥的時候,看上去,就是把所有材料放入容器中,和做菜差不多,那么,是不是可以說,煉金術和煉制魔藥就是做菜?”蘇業問。
“聽上去有道理,聽上去有相似的地方,但我覺得不能這樣說。”
“對,原因很簡單,在這種錯誤的說法中,我們只提取了‘相似性’或‘相同性’,而忽視了‘不同’和‘差異’,忽視了本質的巨大不同。如果我們總是用泛泛的道理來解釋現象,我們將永遠陷入‘懂了陷阱’之中,從而錯過真理。我們可以聯系‘道理’與‘真理’,便于記憶學習,但更要學會區分。”
“第一個要點進行延伸,就是,我們‘最好’要用基礎學科的堅實理論,當作我們的第一性原理,而不是用生活中的俗話俗語和道理,當作我們的第一性原理。”蘇業道。
“您能舉例說明嗎?”克莉梅拉道。
蘇業微笑道:“很好,你沒有說你懂了,也沒有為提問而感到不好意思。”
“比如,我們要為‘學習領域’找一種第一性原理。發現植物學中有分類的方法,而平時我們擺放東西,也進行分類。那么,我們應該選擇植物學中更系統的分類方法,而不是選擇生活中的分類方法當作我們的第一性原理。”
“再比如,‘等價交換’,是煉金術的根基,但我們平日里的買賣交易,好像也算是一種等價交換,有相似性。如果要在兩者之中選擇第一性原理,我們一定要選煉金術中的等價交換,而不能選生活中買賣交易。”
“我還是不太明白,為什么差不多的東西,不能替換呢?這個道理我懂,但我不懂為什么。”克莉梅拉道。
蘇業想了想,緩緩道:“每個人看待這個道理的角度不同,我的角度就是,我們既然要選一條道路,是選一條隨時變化長短、寬窄、地貌的道路,還是選一條在長時間維持不變的堂皇大道?”
“后者。”克莉梅拉道。
“我們如果選一盞指路明燈,是選一盞忽明忽暗、時大時小、時有時無的燈,還是選一盞穩定、明亮、恒定、清晰的燈?”
“后者。”克莉梅拉道。
“那么,你就可以發現,在市場上買賣交易,是變化的,甚至有賠錢賣,有高價賣,沒有一種真正的衡量標準。但是,在煉金術中,等價交換是目前甚至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可推翻的。那么,煉金術中的等價交換概念,更像是那條堂皇大道、那盞永恒明燈。”蘇業道。
“問題是,我們如何確定我們自己的第一性原理一定是堂皇大道、是永恒明燈?”克莉梅拉道。
蘇業一攤手,道:“無法確定,甚至于,哪怕各種學科的堅實理論,都可能會改變,都可能被顛覆,但是,基礎學科的堅實理論,‘相對’來說,比其他理論和道理更接近真理。既然有更接近真理的東西,我們為什么要選遠離真理的?僅僅因為遠離真理的東西,離我們近,我們容易得到,所以我們就放棄對‘更加真理’的追尋嗎?”
克莉梅拉許久不語,目光躍動。
蘇業繼續道:“第一性原理的第二個要點,就是‘注意適用邊界’,每個第一性原理,能覆蓋的領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