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緊迫,前線的戰斗還在繼續,后線的偃甲開發必須跟進。給第五代偃甲定型的事情也是勢在必行的大事,第五代偃甲定型的規格上,百戰和寧凰兩個人的想法是有出入的,所以兩個人要有協商。
出入的關鍵是一些細節的參數上有不同見解。
當然大體的方向是基本一樣的了。
根據大框架來看,也就是從外行的角度來說。第五代偃甲有四大特征,
第一,混合動力。混合動力是第五代偃甲的定型標準,這種定型設計也是百戰和寧凰需要向偃師殿上交的數據報告,雖然不需要將設計圖上交上去,但是最起碼設計的標準參數是必須要上交的。這樣讓其他偃師在開發第五代偃甲的時候也有一個對比的參照。
混合動力的百戰有兩種型號,一種是機械能和原力,一種是電能和原力。
百戰不打算在第一批前線級的偃甲上使用電能,因為沒有那么多的飛機可以拆!目前第一批試行的方案來說,使用重油是最佳的燃料選擇,采用燃燒和發動機的技術發展第一批前線級偃甲,但如果這樣做前線級的話,重量就處于一種極限的狀態,減重又是百戰需要認真考慮的方面了。
第二,獨立甲士艙設計。
為了減重,百戰將目光放在了甲士艙修正方面,不能再像是過去那樣極限的制作甲士艙,一體化駕駛艙幾乎是甲士艙的主體了,目前的前線級是探路者,機體外形經過升級之后從過去的九點五米已經達到了現在的十點五米的高度。
可如果要加裝發動機的和油箱的話,那就必須要再增高,一旦增高就會增重,同時也會給偃甲的金屬結構帶來新的問題。
百戰想要解決五代偃甲的這個問題,就必須要走新路子。而關于這一點,百戰其實在觀察獠牙偃甲團的時候就想到一個新的玩法,那就是采用獨立插入式甲士艙。這種甲士艙是獨立的小型艙體,甲士艙不在座位偃甲的主體結構,而是掛載在機構內部,偃甲的胸前帶有固定機構,甲士艙直接插入胸前的機構內,固定的接口可以直接連通甲士艙。這樣即使是甲士艙受到損壞,也能快速的更換新的甲士艙,保證偃甲的出動率。
新型甲士艙一段是菱形,擁有厚重的楔形裝甲,另一端是橢圓形圓柱體,插入之后偃甲內部的固定機構會將甲士艙固定,因為不需要承重結構,所以甲士艙比過去的一體倉要減輕大量的重量,另外一點就是甲士艙可以彈射出去,真的遇到危險的時候,甲士艙可以彈射,楔形裝甲會成為殺傷部。擋路的巨人會被殺死,落地之后甲士還能快速逃生。
第三,新動力骨骼,過去的偃甲骨骼是基于原力的基礎上,通過動力爐來運作偃甲的,則不同,需要混合動力,動力爐的設計也必須要進行更改。小型化動力爐勢在必得,同時新式骨骼必須要兼顧雙能源模式的操控,合金和特殊的生產結構在偃甲骨骼大幅度減重的情況下還提升了結構的強度。這才是偃甲進步的重點。
第四,光導計算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