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一艘護衛艦的消耗……
生產八艘護衛艦,百戰都感覺到肉疼!這些艦船一艘偵察艦,一艘干擾艦,兩艘火力支援艦,四艘防御炮艦。
另外在加上二十幾艘登陸船,四艘運輸艦,一艘塢船,還有三百架殲擊機和一百架支援炮艇。破曉的家底基本上全敗光了……這可只是星艦最小規模的消耗,在生產許可的網站里面,這些都是無人問津的那種超低價的底層廉價貨。僅僅是生產一批,破曉就險些破產,這讓百戰很是難受。
看來要發動虛空妖獸來做采集任務,將模擬世界的任務列表里添加這些東西,然后給虛空妖獸去做,一個人的獲取速度慢,但數量要是多了,這個速度還是蠻可怕的。只不過采集任務也是有限量的,一次只能接二十個,完不成的話,就不能再接。
一次二十個任務,一次性收入也能上百萬,當然這些任務也不是很快就能完成的。主宰系統又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就是不販賣資源,星球都能賣你,但資源卻沒有出售的意思。所以百戰不能利用系統購買資源。
看著艦隊生產的報賬,百戰感覺到心在滴血,這些還只是艦船的建造消耗,維護還有彈藥生產呢?后續的投入更是一個無底洞。
百戰突然明白為啥一個文明必須要以星球為單位了,這東西的消耗和偃甲這種東西比起來,一個是天,一個是地。差距太大了,相比之下,偃甲的消耗就特別的少。而且跟星艦比起來,性價比絕對好的沒話說。
只不過想要控制星域的,在星域內有話語權,有談判的資格,星艦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百戰將諦世界的人都安排在了快遞號上面作為艦船的主要成員,艦船本身是很大的,這些人在上面屬于差不多正好的水平上。畢竟無畏級戰艦的大小可以算是一個人工星體了,這東西的大大小住下十幾萬人簡直是輕松的事情。
要知道星艦這東西都是按照公里的尺寸計算的,只要長度達到一公里長度的艦體才能叫星艦,比如說護衛艦,就是三公里以下長度的星艦級別。
至于無畏級有多大的呢?護衛艦上面是驅逐艦,然后是巡星艦接著就是重型巡星艦,在再往上面就是戰列艦,然后才是無畏級戰艦,然后是殲星艦,接著是母艦,泰坦,艦星。
驅逐艦是三公里到九公里往下的大小,巡星艦是九到二十公里,重型巡星艦要在二十到五十公里左右的長度。戰列艦的長度在五十到一百公里的長度左右。無畏級最小的是在一百二十公里,最長的要在三百公里左右。至于殲星艦,那就是三百多公里的超級龐然大物了。母艦的一般在三百到五百左右的長度當然有一些也會達到五百以上,比如說岡底斯。泰坦級最高達到上千公里,而艦星,那就是一個行星!
然而這些“龐然大物”,在星空之中也不過是一些塵埃一樣的存在。百戰突然發現生命的渺小,比起宇宙來,真的是小的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