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早報:“我還是喜歡你——許老師!論江城老師許江和校園親情通道!”
教育都市報:“江城一老師提出突出建議,親情通道溫暖萬千學子和家長!”
華西日報:“為什么又是他!請問六都太白中學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寶藏學校?”
南方娛樂周刊:“像風走了八千里,也遇不到這樣一個你——一名普通的教師,許江!”
今日娛樂聚焦:“親情通道是什么?它意味著什么?為什么是許江提出的它,其他教育工作者呢?”
愛心關注公眾號:“糕點企業,捐助十萬現金以及二十萬物資,為高三學子助力!”
雖然名字是各種報,但這些幾乎都是網絡報道。
因此,傳播更廣。
一大早,“許江和他的親情通道”居然沖上了熱搜!
準備了很久的汪楓哭暈在廁所。
被娛樂圈的同行搶了頭條也就算了,可為什么連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搶自己的頭條?
可憐他好不容易發的新歌啊!
浪費啊!
網絡上,話題熱度居高不下。
“什么意思?我怎么沒看懂呢?”
“是許江,就是那個寫‘我還是喜歡你’的那個老師,他在他們學校提出了一項舉措,昨天晚上剛剛通過。”
“什么舉措,這么大動靜?這是炒作吧?”
“是讓高三父母在午飯時間進入食堂,給自家孩子帶從家里準備的食物。”
“就這樣?還上熱搜了?瘋了吧!”
“樓上是不是沒有讀過高三?我特么當年讀高三的時候和門衛打了一架,就是因為他推我媽,不準我媽進學校,甚至都不準我媽隔著大門給我送飯!那是我這輩子唯一一次打架,還挨了處分,但我覺得值!”
“差不多了,我偷偷混出去吃家里帶的飯,沒被抓住過,但心里真的很緊張。”
“嗯,高三壓力大,除了家里的飯別的真吃不太下,一個高三下學期瘦了二十斤!”
“現在的學校,都只顧著食堂賺錢,哪里會從學生和家長的角度考慮啊。這個許老師,贊!”
“確實,支持許老師!支持太白中學!”
對于這個舉措,全網居然空前的一致,少有杠精。
因為這個階段,網絡上活躍的主要是年輕人。
而年輕人,誰沒有吃過高三的苦頭?
誰沒有吃過食堂的苦頭?
好吃的食物千千萬,唯有食堂的豬飼料從不換。
這是網絡上。
現實中,影響也正在發生。
江城有好幾位德高望重的文學界、教育界人士為此發聲,高度贊揚了張校長的敢作為,作出了正確的決定,推動了江城教育的發展。
網絡上重心在許江,利于傳播。
現實中重心在張校長,底氣更足。
最后,為了應對網絡上的言論,江城教育的行業協會充分肯定了太白中學的舉措,并且建議推廣親情通道,建議江城其他院校向太白中學學習。
這在歷史上,是第一次讓其他學校向太白學習。
以往被學習的目標只會是江高或者一中。
同時,這些新聞中,還有一個人被屢屢提起,那就是江城企業家胡秀麗。當然了,她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王戰媽媽。
花了十萬塊,上了V博熱搜。
并且還把店開進了太白中學。
胡秀麗的糕點店更是被全網人民知曉。
這個廣告費,花的太值了。
這一波商業運作,也是閃瞎了江城不少老企業家的狗眼。
這種高級的運作,江城之前也沒有出現過。所謂高級,不是指和學校聯合,而是指上V博熱搜!
每個人關注的重心都不一樣。
但總之,參與其中的人,都獲益非凡。
不不不,忘了一個人。
“說真的,之前那種一刀切的方案,真的是蠢豬才會下的命令。”
“就是,太不負責了!那種人根本就沒有用心教書育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