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肯定有人不爽,因為糞殺了呂布,這就沒尊重他嘛……但實際上,我一直認為這也是一種尊重,就好像曹操的死,孫堅的死,劉備的死一樣。
首先要確定一點,死亡,也是一種尊重,而且作者尊重一個角色,跟劇情中角色尊重角色不是一回事,兩者沒什么關系。
作者尊重一個角色,尤其是有歷史原型的角色,不是讓你捧著他供著他,給他一個好結局,而是要讓結合著他在中的作為和他的歷史形象,給他一個該有結果……所以首先一點,必須要明白,曹操、孫堅、劉備、呂布,乃至于周瑜,這些起了野心,有了該死的理由的人去死,正是一種對他們人生過往的尊重。
沒有像張飛那種本來兩屬的復雜立場,強行讓一定的角色活下來,才是一種侮辱!
具體來說,曹操是與主角在政治高度上最近的一個角色,他思想完備,野心清晰,到了窮途末路認清現實后,就該站直了去死!
孫堅原本混混沌沌,但因為主角改變了整個天下的思想形態,讓他意識到了自己作為的不道德,甚至是低劣,那他就該掙扎著去死!
劉備是主角的小兄弟,也是一個野心者和燕趙游俠,而他身為一個諸侯,所作所為也在大義上對得起自己所領的上上下下,那他就該毫無遺憾,然后帶著一絲叛逆與配合,宛如一個游子對上家人時那般去死!
最后劉備在韓當懷里,豈不就是出去闖蕩的叛逆孩子的表現嗎?
而呂布,我承認糞殺這個方式超出了部分讀者的理智線,但讓我重新寫,我依然會讓他在廁所里死,然后最多給他一壇酒,讓他淹死在酒里,所謂醉生夢死,遺臭萬年。
這個匹夫之雄就該以一個匹夫的待遇去死,這跟他與主角的利害沒關系,他的人設和歷史形象在那里,就不配有一種更高端的死法。
說著說著有點像是自我辯解了……
回過來講思想,對于《覆漢》中這一類東西,知乎上有人提到對歷史的‘悲憫感’,與此同時還有人說我對歷史有一種‘尖酸’的幽默感,我覺得其實是一回事……都是尊重,悲憫該悲憫的,尖酸該尖酸的,都是對歷史的尊重,這并不沖突。
那么盡最大可能(當然能力極度有限,而且容易出硬傷),去尊重歷史和歷史人物,大概是《覆漢》這本歷史的一個淺顯思想。
除了有點懸的思想,還有一些別的東西,而且比較好理解……比如氣氛。
所謂氣氛,大家肯定明白,末世有末世那種殘酷,賽博朋克有那種反烏托邦的荒誕,歷史有歷史的厚重感,都市要緊隨時代感,異界大陸要的就是想象力的迸發,仙俠有飄逸感,而且還有地域特色的展示等等等等……這里尤其說一個觀點,我一直認為占據了仙俠半壁江山的凡人流其實并不是所謂仙俠,這是一種反烏托邦的賽博朋克的東方化……一家之言,大家別在意。
而這里既然說到歷史,我尤其要稱贊和推薦一下七月,也就是七月新番這個作者,七月科班出身的優勢太大了,他的書歷史厚重感是獨一份的,是不需要通過一些刻意的文字來塑造的。
相較而言,我的里文字中的匠氣就太明顯了……比如上本書為了凸顯漢末時代感,就不停的用其人,很多人看了煩,但沒辦法,我真的硬水平有限,詞匯量太少,不用這個,不知道怎么寫,這本書也是,官家、則個,卻……然而好教大家伙知道,有些或許能改,你們說了我就改,但有些受制于基本能力,想改卻沒能力改。
我也想一抬手,就下筆如有神,僧敲月下門,但真沒這本事。
再說一個,姬叉……氣氛并不是按照起點分類這么精確著來的,有些分類起點不敢分,姬叉的女性角色是一絕……看別的,你會對肉戲感到突兀和荒唐,但姬叉這里,你讀著讀著,就會覺得為什么現在這么嚴,不讓作者來一場熾烈的肉戲升華這兩個人?
那么除了角色、故事、思想、氣氛之外,還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