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般人練拳只練套路,這便是落了下乘。練拳先練力氣,連力氣的都沒,你就算打到對方又怎么樣?給敵人撓癢癢?而后要練步伐和反應力,有了敏捷的速度和反應力才能打到對面并躲開對方的攻擊。然后要練身體的強度,拳師不是刺客,不講究一擊不中遠遁千里,上了擂臺就要戰斗到底,這時候身體的抗擊打能力和體能就是關鍵中的關鍵。
一切都具備后就要練發力的手段了,這就是內家拳的核心,也就是各家所謂的不傳之密,什么吊蟾勁,莽牛勁就是說的練勁發力的法門。
能搬運全身力氣并將之轉化運用的叫做明勁,所謂練之總以規矩不可易,身體動轉要和順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齊而不可散亂。拳經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這樣的人每一拳都是用盡全身力氣,盈不可久。
對敵時能隨心所欲的控制著體內的勁運轉,這就叫暗勁,練之神氣要舒展而不可拘,運用要圓通活潑而不可滯。拳經云:“圓者以應其外”即此意也。這樣子的人,手上的拳頭看似綿而無力,但實際重如千鈞。
而化勁一般就存在傳說之中了。練之周身四肢動轉,起落、進退皆不可著力,專以神意運用之。雖是神意運用,惟形式規矩仍如前二種不可改移。雖然周身動轉不著力,亦不能全不著力,總在神意之貫通耳。拳經云:“三回九轉是一式”即此義也。這樣子的人站在那里隨手拍你一下都可以拍碎你全身的骨頭,已經無需拘泥于發勁的手法和姿勢了。
現在的白棣就是處于暗勁階段,一招一式信手拈來,拳掌之間皆是巨力,打的十八銅人抱頭鼠竄。
“好膽!”戒律堂的見xing和尚看不下去了,大喝一聲,“自以為練了幾天內家拳便可以目中無人了嗎?”說罷便跳進了戰斗的圈子。
“。。。”白棣有點懵,我什么時候目中無人了?明明是你們跳出來要帶我回去受罰的好嗎?明明是你們先動手的好嗎?我也不記得我有口出狂言啊?
“接我十二擒龍手!”
十二擒龍手是戒律堂專門學習的一門擒拿手,在少lin的典籍沒有遺失之前戒律堂的僧人學會了十二擒龍手后就會繼續學習龍抓手,可惜現在龍抓手已經遺失了。
見xing和尚大力前探,一股內力從那爪子之中沖擊而出,一把扣在了白棣的手臂了然后向后扭去,試圖一擊將其擒拿。
白棣催動內力反手抓住了見xing右手手臂,然后將他拉向自己,緊接著便是一記鐵山靠。
見xing和尚被這么一撞頓時有些岔氣,內力也散亂起來,白棣趁機將內力蓬勃擊出將手臂從見性的手中收了回來。
白棣看見見xing和尚后退,立即欺身而上,手上的拳法時而是少林光明拳,時而是內家拳的八極拳,拳掌之間時而暗勁時而內力,打的見性和尚手忙腳亂,連連后退,身上的袈裟也便的破破爛爛。
其實說到底還是見xing和尚內力修煉不到家,內力如果大成,那內力就可以透體而出,切金斷玉如割草一般,何至于被白棣打的連連后退。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這時夢yi方丈念了一句佛號,“明覺,既然你不愿回寺反省,那貧僧也不強求,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只要你能接我一掌,無論生死,一筆勾銷”
白棣收拳后撤警惕的看著眼前的夢yi方丈,從一開始白棣就覺得他深不可測,到現在依然沒有信心能接他一掌。
見xing和尚滿臉羞愧的合掌走回了夢yi方丈的身后并念了一句佛號:“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望方丈慈悲,手下留情。”白棣合掌躬下身輕聲說道。
夢yi方丈笑而不答,手指成拈花狀,“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一道金色的光芒從方丈身后憑空冒出,宛若一個小太陽似的將整個昏暗的巷子給照亮。
“這是。。。拈花指!”見xing見狀大驚,連佛號都忘記念了。
而白棣只覺得眼前金光刺眼至極,不由的瞇起了眼睛,當他回過神時,夢yi方丈的手指已經近在遲尺!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