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很是疑惑,不過表情沒有任何變化,要知道星際旅行不像坐飛機坐火車,時間以年計,船員們如果不休眠,一直處于正常活動狀態,可能幾次長途旅行就會耗盡生命,把有限的生命浪費在黑暗世界,毫無疑問是一種巨大的浪費,故而一般半年以上的星際旅行,都會執行休眠作業。
這是常識,也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沒有想到那位林先生居然一口否決了他的建議。
“林先生,我向你保證,休眠艙系統運行良好。”
“不要再說了,我意已決。”林躍按開淋浴間的門,把袍子丟在旁邊的地板上。
“林先生,你這樣做違反了雇員協議,韋蘭公司有權拒絕支付工作報酬。”
要知道休眠艙除了“冰凍年齡”,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維持并改善船員的身體素質,如果船員不肯進入休眠艙,一直處于飛船密封環境內,來自環境和心理上的壓力,極易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從而誘發精神疾病和其他危險狀況,可能會危及飛船或者其他船員的安全,故而一般情況下,在執行星際任務前與企業簽的協議里都會有一則限制條款,用來在非緊急時刻約束船員遵從艦長、安全主管的命令。
嘩!
熱水淋下。
水聲中傳來林躍的回答:“隨便,反正我是不會再進那口棺材了。”
別人或許不清楚,他很清楚,普羅米修斯號的LV233之行是一場死亡之旅,談什么報酬,有錢拿也要有命花才行啊。
大衛徹底沒了主意,這種情況下不適用訴諸暴力條款,他只是一個輔助人員,不能強迫船員按照他的思想行動,而且林躍并未表現出危害飛船和其他人安全的跡象,對于這種情況,他能做的就是把事件寫入航行日志,等待任務結束由相關部門人士約談犯規船員。
“林先生,作為隨船輔助人員兼首席醫療官,我真誠地希望你再好好考慮一下這件事。”
林躍沒有理他,在淋浴間里哼起了小調。
大衛一瞧說服不了他,也只能作罷,走到每一個有人的休眠艙前,檢查一遍船員們的健康參數,打開艙門走了出去。
切~
林躍撇撇嘴,要不是一切還不明朗,他早就扭斷這個變態生化人的腦袋了。
韋蘭對他的評價錯了嗎?沒有靈魂。
在林躍看來沒有錯。
《異形:契約》里大衛擺出一副站在更高維度俯瞰人類和工程師,扮演著造物主的角色,說著類似“毀滅孕育創造”這種裝逼話,實際上呢,完全就是一個有知識的冷血造物。
缺乏信仰容易失去底線,沒有道德和是非觀,會更為迅速的迷失,乃至扭曲。
伊麗莎白-肖念念不忘的十字架,實際上是對大衛那種冷血世界觀最大的不屑和嘲諷。
有意思的是,這種冷酷的,泯滅人性的東西,更容易變成科學狂人,推動某個領域向前發展,于是社會上總是不時出現道德與科學的對抗,哲學與科學的對抗。
想的有點遠,這不是他要關注的東西。
林躍勒住腦海里那匹野馬,閉上眼睛挖掘記憶。
林躍,男,32歲,普羅米修斯號機修師,隸屬于韋蘭集團航天事業部,于一年多前接受此次探索任務,隨船前往LV233。
隨同身份設定一起涌入腦海的,還有關于普羅米修斯號的資訊,比如飛船結構、動力系統所用技術、功能模塊各項參數和協議代碼……
他用了差不多半小時才吃透腦海里的信息,畢竟是科幻電影,一些先進技術不是21世紀初的人能夠快速理解的,就算他的身份設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機修師,要理清楚艦船各項設備的使用方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確定完畢身份信息,他喚出系統菜單,下拉至任務列表,看到主線任務和支線任務的內容后,不由罵了一聲“謝特!”
這是普通難度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