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黑色的,扁方型的,前面有個長方形槽口的機器,那一排印著未知符號的按鈕,看起來特有科技感,超帶范兒。
“林躍,這……這是什么呀?”
海國富帶著幾分討好往前蹭了蹭,他沒見過這玩意兒,但是直覺告訴他這是好東西,是比電視機還好的東西。
“讓開,讓開。”
后面傳來一個相當不禮貌的聲音,海國富扭頭一瞧,見是斜對面房間的韓超君,這貨學的也是英語專業,而且超愛表現,手里有一臺價值好幾百的三洋牌錄音機,每到節假日,他都會搬著心愛的設備前往食堂,磁帶一插,按鈕一按,隨著磁頭轉動,舒緩的樂符輕輕流淌。
“WhenIwasyoung。”
“I'dlistentotheradio。”
“Waitingformyfavoritesongs。”
“WhentheyplayedI'dsingalong。”
“Itmademesmile。”
“Thoseweresuchhappytimes。”
“……”
期待已久的男學生會牽著女學生的手走上前,合著節拍邁出或流暢或生澀的舞步。
韓超君也因此進了文藝部,平時沒事兒就愛拽幾句英文歌詞,在人前顯擺他收集的錄音帶或者港臺明星的雜志,有些學生不爽他的張揚,背地里喊他假洋鬼子。
“這是錄音機嗎?什么牌子的?”
他沒見過這玩意兒,一邊好奇它是什么,一邊不爽對面的土包子能夠搞來這些令人眼熱的物件。
林躍瞥了他一眼:“這不是錄音機,這是錄像機。”
錄像機?
一群人面面相覷,基本上都是頭一次聽到這個名詞。
林躍沒有浪費唇舌跟他們解釋,拔掉臺燈的插頭,為電視機和錄像機接通電源,聯通音頻線和視頻線,按下電視機控制面板的AV/TV切換按鈕,完事從丟在床上的挎包里取出一個比磁帶大了一圈的黑盒子往錄像機的倉位一推,在旁邊的播放鍵輕輕一點。
電視屏幕光影一閃,一顆大樹映入眾人眼簾,然后是忽然跳出的英文字母。
GonewiththeWind
成土鱉推了推老土的眼鏡:“被風吹走了。”
林躍說道:“是‘飄’,它還有一個譯名叫‘亂世佳人’。”
“飄?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長篇小說?”隨著一道熟悉的聲音,王陽分開圍在宿舍門口的人走進來。
他這么一講,很多人醒悟過來,不說英文原版,前兩年浙江人民出版社發行的中文譯本《飄》賣得相當火。
王陽可是號稱看過100部好萊塢電影的人,故事一進正題立馬反應過來,走過去摸著電視機旁邊的黑匣子:“這玩意兒你是從哪里搞來的?”
他不認識這東西,但是他知道林躍在干什么------放電影。
其他人也醒悟過來,畢竟燕京大學的學生很多都是本地人,稱得上見多識廣,自1976年電視機逐步進入大城市工薪家庭以來,因為電視節目太少,不能滿足廣大觀眾的需求,央視引進了許多國外電影進行配音后播出,因此不少人都在電視上看過外國電影。
不過以這種方式看電影還是大姑娘坐花轎,生平頭一遭。
林躍說道:“美使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