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真聽到高翼此話,沉默了一會兒,握拳的手一松一緊,最后還是將話說了出來,“我若說上幾句好話,那不過是拿你當傻子,既然你問了,我就直說,縱然再來一遍,哪怕是我回到那一日,我依舊如那一日!”
這話完全相當于攤牌了,別說是后悔了,就算是再來一遍,就算是帶著我趙真今日這足以和內氣離體死磕的實力,我于那一日,也只能如此行事,所以別說什么后悔,我已經想清楚了。
陳曦看著這一幕,頗為的牙酸,他就擔心這個,但他沒辦法給趙真提詞,也沒辦法私底下教趙真該怎么回答,更何況這些事情都是必須要有一個結果的,而且這事兒是陳曦沒有辦法下場的。
如果說當年陳曦要殺曹操是真心,那么到后面,陳曦忍讓,退讓,沒有去殺這些人也是真心。
畢竟真按照這群人說的,一命抵一命,真當陳曦的廟里面沒有冤死的鬼不成?開什么玩笑,早些年在泰山的時候,陳曦無法完全掌握軍隊,且整個時代都充斥著殺戮、屠戮風氣,陳曦還沒有辦法完全扭轉的時候,死陳曦手下的人少嗎?
那幾萬人各個都是該死的鬼?
真不至于!
陳曦如果直接這么說,將這事扣在時代風氣上,那別人呢?別人不能扣嗎?都能,那還不如不說,更讓人惡心!
所以陳曦在這件事上的態度一直都是默許,默許受害者去去處理,但陳曦沒有去牽頭,也沒有讓兩千石以上的人去牽頭,各憑本事,我給你們串聯的機會,這已經是最大的放任了。
再多的,陳曦并沒有給,因為不敢給,有些事只能靠時代和發展去抹平,真要放開了殺,那就沒有盡頭了。
國家和政府收攏公權的意義就在這里,可以放開一個口子,準許你去復仇,但這個準許要是有一個線存在的,狗咬人,人不能咬回去,但人可以把狗下鍋燉了,陳曦準許的是燉了,而不是讓你也像瘋狗一樣咬回去。
問題在于,這個時代的風氣,哪怕是經過了陳曦這么努力的調整,依舊有很大一群人抱著狗咬了我,我也要咬狗一口!等我咬完了,你再燉肉,早先陳曦覺得離譜,后來陳曦見多了,也覺得,就這吧,只要別在大街上整出來這一遭就行了。
誠然,整死曹操確實是能斬斷一部分的仇恨鏈,但其他的呢,雍涼之亂呢,并州屠殺呢,兗州屠殺呢,還有荊州的決堤呢?
這些都要找個當事人,然后拉出來屠了?
算了吧,還是把曹操放了,讓曹操去當靶子,然后有一群人去追,分散一下注意力得了,總好過,徐州人把曹操噶了,兗州人看到機會,跳出來讓袁家償命,青州人見此讓周圍一圈償命。
那還不如直接散伙了得了。
憑良心說,陳曦確實是拿曹操當靶子,有老曹這個建安年間最大的靶子在,上個時代鬧得最大最嚴重惡性事件的老曹,徐州人一直在追殺,都沒整死,其他地方受了委屈的百姓,也能消停點。
雖說這樣確實不太能對的起徐州人,但陳曦從其他方面進行補償,重新給他們續上家庭的束縛,十年過去,曾經幾十萬的受害者,到現在能繼續追殺曹操的也就只剩下百多人了。
這等行為不好,但這種行為有效,陳曦是經歷過那個時代,也清楚那個時代軍隊這把刀,甩出去,就不好收回來的。
那年頭兵過如篦并不是什么虛言,從皇甫嵩開始到后面每一個將校,沒有一個能做到不禍害地方,甚至地方百姓都習慣了這種事情,知道遭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去應對。
最多最多,董卓和曹操兩個做的特別變態,直接整了一個不封刀,然后整出來了非常離譜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