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廂之中周瑜看著孫策一臉的無奈,說實話他是不同意將周泰帶到泰山來就醫的,且不說張仲景已經判定了周泰當前基本只能等待自然蘇醒,單就說孫策要親自前來也確實有些太過了。
雖說周瑜給孫策承諾過,只要孫策愿意相信他,他會竭盡全力給孫策提供一個萬全之策,但是萬全之策不代表不會出現意外。
周瑜很清楚世間最無法抵抗的就是意外,任你奇謀通天,任你絕代風華,有時候算計的再多,天不讓你成你就不可能功成!
所以所謂的萬全之策也只是一種說法,百分百的事情很難保證的,也因此周瑜實際上是不同意孫策親自帶周泰來華佗這里就醫的,畢竟泰山那里是劉備的老巢。
可惜孫策這個人執拗起來,基本不可能被人說服,雖說周瑜說的很有道理,但孫策就一句話,他欠周泰一條命,別說有一線希望,就算沒希望,他也會去嘗試。
孫策身上最讓人感動的大概也就是這種誠摯的義氣了,周瑜眼見孫策無比堅定,也就沒有再說什么,孫策適合順毛捋,這是周瑜對于孫策的總結。
至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隨他去吧,至少讓孫策將能盡到的心,能盡到的力都盡了,這樣孫策才能冷靜下來去處理其他的事情。
因而后來孫策在張昭,張纮,諸葛瑾面前提這件事的時候,周瑜是站在孫策一邊的。張昭不敢說孫策不懂事,但是說周瑜可是沒有一點壓力,自然周瑜平白挨了罵,不過沒有什么,周瑜很清楚這一次他必須跟上。
最后這件事還是強行通過了,不管程普,黃蓋,蔣欽。張昭,這些人怎么阻止,孫策下定決心要做的事情沒有人能攔的。
對于孫策的魯莽,張昭等人都覺得很頭大,但是在孫策離開之后,私底下卻又非常的認同,畢竟這種做法對于任何一個臣子來說都非常安心。孫策雖說暴躁。魯莽,但是他能聽得進人言,他非常的講義氣。
這大概也算是因為順眼導致的感官發生變化,至少周瑜很明顯被自己的主觀判斷所影響了,否則他絕對不會答應這種冒險的事情,更不會為孫策制定一個完整進入泰山和意外敗露之后的撤退計劃。
“不管了,今天肯定抵達泰山,趁現在劉備主力去了鄴城。我們讓這天下第一的醫師來看看幼平到底怎么了。”孫策看著躺在馬車上的周泰一臉鄭重的說道。
說實話,孫策雖說魯莽,但也不是愚蠢之輩,張仲景的醫術和華佗估計還真是半斤八兩,既然張仲景已經斷定周泰只能自行蘇醒,那么就算到了華佗這邊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可以說孫策現在抱的希望就是張仲景和華佗是術業有專攻,而華佗正好擅長治療周泰這種疑難雜癥。
為了一個可能,冒險親自趕往泰山,孫策這個主公做到了這個份上。也確實是盡力了,至于派人帶周泰前來這種事情。很多人勸過,孫策卻拒絕了。一方面是誠意,另一方面,他也想親眼看看劉備治下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