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三年前。蔡琰可能會覺得陳曦這么做無有君子之風,更可能會覺得陳曦做的實在太過,但是經過這三年的理解,蔡琰也已經明白自己現在的生活是怎么來的。
“之后如果閱卷的話,我也參加,剛好看看有沒有什么驚人之語。”蔡琰話鋒一轉,向陳曦提議道。
“也好。”陳曦在這一方面倒也沒有拒絕,說實話這一次考試的這些人答得都還算可以,只可惜陳曦的眼光太高,而且總是站在歷史的角度去看問題,所以才顯得這群人表現的一般。
“呼……”盧毓深深的吐了一口氣,也不知道是因為被糜貞的行為打擊了還是怎么了,憋了一口氣的盧毓在回答最后一道題的時候非常的順暢,幾乎是文不加點。
【這樣應該沒有什么問題了,陸伯言那個混蛋,應該考不過我了。】盧毓心下思慮道,【不知道那個家伙現在如何了。】
就在盧毓準備扭頭看一下不遠處的陸遜的時候,突然發現荀悅就站在自己的身后,當即趕緊坐好。
“很有意思的回答。”荀悅滿意的對盧毓說道,然后朝著其他地方走去,他已經在盧毓的身后站了很久。
盧毓同樣是從吃穿用度入手,解釋了王朝末年除了政治環境以外的問題,不過陸遜走的是征服之路,是盡可能的擴大自己的田畝,而盧毓則是基于當前環境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當前環境不變的情況下,其實最應該做的不是擴張,本身統治范圍極限已經確定,那么最應該做的是提高利用率,不光是田畝,還有人和物的利用率。
這里面盧毓同樣舉例曾經春秋田畝產糧和現在田畝產量的對比,還有曾經產糧地和現在產糧地的變化,然后提出了人口稠密區遷移,以及官方墾荒,最大極限的利用當前已經擁有的資源。
總體而言這個回答非常不錯,但是盧毓最后也說了,這沒有辦法解決根本問題,但是他依舊選擇了發掘自身極限,畢竟他覺得腳下這塊大地也并非是無窮大的。
雖說這已經算是脫題了,但是拿到卷子閱卷人也不能否認這個事實,而且帝國極限的距離,盧毓也在卷中點明了。
只不過和別人目的是無限延長帝國壽命不同,盧毓這邊直說根本做不到,在帝國統治極限出現之后,就不應該繼續空耗國力擴大領土,而是應該轉為發掘自身極限,全方位的挖掘,技術和田畝并重!未完待續。
ps:求月票啊,求月票,月票投給我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