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給同級別的人物,遠遠要比輸給暴發戶更能讓人接受,這個時代能成為豪門家主的世家,基本都在青史上刻下的自己的名字,他們都有足夠的自信,就算是最后無力反抗,也會有一個體面的結局,既然如此,世家愿意按照規則繼續和陳曦進行交易。
這也就是所謂的第二種選擇,也即是所謂的,盡一切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如果最后還是沒有辦法避免失敗,那么請后人記住我今日的一切的經驗,若有來日請用我今日之失敗,走向成功。
這也是所謂的蟄伏,既然沒有不滅的王朝,那么十代的蟄伏又能如何,總有一天他們會歸來,帶著曾經前人攢下的失敗經驗,走向成功,千年的王朝未曾得見,但是千年的世家在這個時代近乎一片又一片,他們有著足夠的經驗熬過任何災難性的時代。
不過那基本都是一種心理準備,如果能和陳曦打和,世家才不會愿意承認失敗,讓陳曦將套子綁在他們的身上。
而不得不承認一點,天下世家的運氣挺好的,如果世家能在漢匈之戰撈夠足夠的功勛,不說抵完所有的人情,至少剩下的人情世家靠著利益交換能補完,不用拿命,拿數百年的蟄伏來還。
至于逼急了陳曦掀桌子不按自己制定的規則玩,實際上真能做到那一步,其實世家就算是贏了,至少史官會將這些如實的記下了,而陳曦也會因此失去對于世家控制。
不遵守規則的人會遭到集體的抵制,而說實話,陳曦沒必要砸掉自己的護身符的,雖說這個護身符,不是最重要的護身符,但是陳曦一般允諾的事情,沒有重大原因不會毀諾的。
因而如果世家照著規則,真的能抵消掉陳曦的人情,那么陳曦肯定不會翻盤的,不過話說回來,世家真的沒有一點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換完人情的可能。
因為陳曦之前在修筑運河那次已經用封地試驗過了,雖說只是七十里的封地,而且還是河套以北,但是為了拿到那個地方,世家依舊在短短數個月將整個河渠建設,和開挖方式,耗費的民力,花費的時間給計算了出來。
由此可見,封地這玩意對于世家依舊是具有著絕對的吸引力,同樣有這一條,陳曦也就有絕對的把握,處理好中亞乃至安息那片肥沃的土地和草場。
這也就注定人情是不可能還完的,世家只能按照陳曦制定的規則繼續往下走,司法權和統治權,注定了一旦有機會的話,世家在保持家族制傳承的基礎上,不會放棄的。
不過當前的世家在北匈奴南下的時候,其實都認為天命立于世家身后,只要這一戰獲得最后的功勛,那么他們就有可能還掉大半人情,而在這種情況下,袁譚拿走了天下五成世家的希望!
別說現在的袁家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問鼎天下的袁家,就算還是,當時依托于世家的袁家,那么干了也會引起劇烈的動蕩,而現在這么干了的話,袁家根本承受不起反噬。
站在天下一半世家的對立面,重要的是剩下的一半世家并沒有站在他的身后,這種局面,對于袁家來說就是死局。
然而棋已經走到了這一步,賈詡已經提前付下了訂金,如果袁譚不按照要求繼續走下去,而是反身將功勛給于世家,讓其用以還陳曦的人情,固然能得到世家的好感。
只不過對于袁家來說,其他世家的好感,意義何在,更何況做這種事說白了不就是自絕于劉備之手嗎,薊城之下死戰北匈奴換得劉備不對袁家出手,而現在這種拉攏天下世家的舉動,是覺得命太長了,不想活了嗎?
所以到了這一步,袁譚其實只剩下一條路了,那就是按照賈詡的布置,斷了天下世家的希望,袁家自絕于世家,徹底變成一個普通的豪門,再無當初振臂一呼,天下響應的氣勢。
至于其他路,都是在找死,而所謂的自絕于天下世家,會對于袁譚帶來大多的麻煩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在賈詡將世界攤到荀諶和許攸面前,兩人雙眼放光,熱血沸騰的聽著賈詡描述的那一刻,已經注定他們在醒悟時不可能回頭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