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鐵騎硬吃那一千不斷補兵的匈奴禁衛,然后頂住一萬五千匈奴精騎確實沒有什么問題,但這樣張繡就基本相當于空人和華雄去劃水了,而馬,張頜的精騎確實不錯,但匈奴精騎也不是吃素的,這樣比對下來真講兵力他們不占一點優勢。
準確的說,他們的優勢在于將領多,調度靈活,但以現在的情況,北匈奴一旦動手,恐怕不會再有多少保留兵力的想法,那樣不計損耗之下,就算以周瑜之指揮,也免不了被動。
“我們本身的目的已經達成,現在空耗兵力對于我們并沒有什么好處。”陳曦思考了一番之后開口說道。
光是那近二十萬的雜胡對于他們來說都是一個麻煩,一旦真的逼急了,北匈奴不計損耗的投入他們自己的兵力和雜胡的兵力,對于漢軍來說也是麻煩,打一場沒有價值的戰爭,實在沒有意義。
“那你意思是我們現在就退走?”周瑜對于陳曦這個提議并沒有什么好說的,他也猶豫是否動手,他看的很清楚,這一戰站在國家的角度打的意義和價值不大,但是站在他這個角度可就不同了。
“不現在撤,難道要放個狠話再離開,別說你不知道我們援軍來了,北匈奴肯定也會有援軍,最多差別是他們沒我們跑得快,但真的打起來,有時候一路援軍抵達之后士氣變化,都足夠讓戰局偏轉的。”陳曦翻了翻白眼說道。
“嗯,你說的很有道理。”周瑜點了點頭。
說實話,以周瑜的估計,再有一刻鐘到兩刻鐘匈奴援軍肯定就來了,之前趙云那道通天的光柱足夠讓對方舍棄一半兵力,只帶著軍團天賦可以覆蓋的部分沖過來,而之前的積攢起來的距離估計需要個一兩個刻鐘才能抹平。
這也是周瑜兩成失敗可能,一成勝率的由來,不過他提在這里大戰一場更多的原因是為了試探一下陳曦的敏感性。
老實說,劉備軍表現出來的實力讓現在的周瑜非常有壓力,而現在是一個機會,不說別的,動點手腳,讓軍魂軍團,白馬從義損失慘重還是輕而易舉的。
畢竟當前來的這一批人,對于周瑜來說,除了丹陽精銳損失有些可惜,其他的士卒,對于江東來說分分秒就能再招一批。
陳曦的回答雖說并非是周瑜所想的要他撤退的標準答案,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確實是在實質上斷絕了周瑜的想法。
不過這也就是一個念頭,真要在國戰之中這么干的話,周瑜心下倒是能過去,但是孫策那邊絕對不能通過,甚至孫策如果知道了周瑜這么干,就算兩人是兄弟,也免不了大鬧一場。
甚至周瑜都能想象出孫策帶著自己去給劉備道歉的情況,孫策說是耿直也罷,說是蠢也罷,總之他見不得這種事,內戰是內戰,但是要在國戰動手腳獲得勝利,孫策寧愿選擇失敗!
“那我們撤?”周瑜想了想說道。
“撤吧,沒必要和北匈奴硬頂,完全看不出來意義何在,更何況,我們的估計出了偏差。”陳曦無奈的側頭看向孫策,隨后轉頭開口,“那個誰,哦,李條,你去通傳一下,我們準備撤。”
“不動手嗎?軍師。”李條詢問道,他現在怎么說也算是高級將領了,一身不俗的戰斗力以及戰爭經驗,混也能混個將校。
“沒必要,我們的戰略意圖已經達成了,耗下去的意義不太大。”陳曦搖了搖頭說道,繼續打,勝率很低,平和敗的概率那么高,還不如等曹操和劉備抵達之后再行動手,絕對豪華。
李條雖說不是非常理解,但也沒有拒絕,策馬向前奔赴到對面一箭之地的地方駐足,“今日罷戰,來日再戰!”
說完李條理也不理對面匈奴人的反應,直接調轉馬頭離開,華雄聽聞微微皺眉,對著對面昆綰的方向比劃了一個砍頭的動作,當即也調頭離開。
華雄也不是笨蛋,經歷了太多次戰爭的他很清楚什么形勢下好打,什么形勢之下不好打,而現在就屬于非常不好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