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倒是精打破了內氣離體極致的桎梏,但是肉身那一道,就是積累積累再積累,就沒有厚積薄一說,反正堆到一定程度就會水到渠成,但要堆到這種程度,真的可以說是天賦異稟了。
呂布,不用多說,神打破內氣離體極致的桎梏,氣幾乎摸到了屏障,身體也有駕馭這份力量的資本,堪稱完美,所以強大的呂布出場都是被圍攻。
唯有關羽是沒有依賴任何的外物,沒有獲得過神石,也沒有人指導,就是一路斬殺,最后強行斬開了內氣離體極致之上的屏障。
最多沒有神石,又沒有太多時間淬煉自己身軀,內氣又不夠強大的關羽,不足以完美動用這份堪稱恐怖的力量,但是關羽已經實打實的邁出了那重要一步。
只要關羽愿意,他瞬間就能駕馭自己的力量直接進入另一個姿態,神打碎內氣離體極致的屏障,天下之間無有不可斬之輩,當然身體能不能頂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也是為什么,關羽退出之前那個狀態時,實力沒有之前那么可怕的重要原因,至于當初打孫策,關羽還真沒下死手,說是要干掉孫策,但是關羽下手的時候總有些想要活捉孫策的想法。
畢竟世界地圖也看了,二十歲出頭的孫策在關羽看來真的是天才一般的人物,屬于漢帝國真正意義上的瑰寶。
順帶一說,在關羽看到了整個世界,明白了帝國的意義,也徹底穩住自己的神破界姿態之后,關羽其實對于斬了顏良有些后悔。
神破界的那一瞬間,軍團天賦的強烈震蕩讓關羽知道了太多的東西,軍團天賦來源于士卒對于主將的認可,然后以主將的意志為核心產生了附帶有特殊效果的天賦。
而關羽神勘破內氣離體極致的瞬間,軍團天賦的震蕩讓關羽瞬間就明白,就算以前沒有軍團天賦,在抵達這種程度之后,也能強行塑造出軍團天賦。
因為這個層次在突破的那一瞬間,近乎能清楚的感受到自己的意志,士卒的意志,而那一瞬間突破時產生的強大的意志,足夠強行誕生附帶特殊效果的天賦。
至于士卒的認可,老實說,任何一個強大的武將,士卒都有很高的認可度,而能突破內氣離體極致的武將,絕對是天下最強的那一撮,士卒對其的認可度絕對沒有問題。
也就是說只要能突破內氣離體極致,那么上天就會為你補足短板,不過想想也對,當武力突破某個限度之后,就算統帥能力一般,向項羽一樣走勇戰路線,依舊能創造奇跡。
對于這等強者來說,統率力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他們只需要身先士卒,用自己的戰斗去帶動身后的士卒,拔升士氣,提高戰斗力就足夠擊潰絕大多數的敵人。
因而關羽瞬間明白自己干掉的顏良,不僅僅是一個和他一樣擁有勘破內氣離體極致潛力的頂級武將,還會是一個自帶正面硬干類型軍團天賦的級猛將。
至于顏良能不能突破,關羽并沒有任何的懷疑,當初的顏良真的真的非常強大,那種意志如同關羽一樣能將任何一招揮出越極限的威力,那是神邁向更高層的標志。
那一戰結束,顏良不死,絕對也會和他一樣突破,這一點關羽沒有任何的懷疑,老實說和人動手了這么多次,關羽覺得除了已經飛升了的呂布,最難搞的就是顏良。
甚至將顏良弄到現在,再打一場,關羽都不敢保證自己能秒掉顏良,他當時最清楚的感覺就是,他和顏良簡直就是宿敵,同一場大戰,他常揮還沒等壓制對面,對面也神了。
可惜最后顏良還是死了,死于他的刀下,當時雙眼如實質的精光,便是關羽的神,那是他和顏良廝殺數次,最后斬滅仙人幾近突破內氣離體層次時所獲得的力量。
而顏良,關羽在事后才知道,扛著天鼎的顏良,并沒有遭遇到仙人,或者該說是,顏良遭遇到的仙人全部被呂布斬殺了,而他和顏良唯一的差別就在那一次。
關羽相信,如果那次顏良也遭遇了仙人,恐怕也會如他一樣登臨內氣離體最極限的高度,可惜造化弄人,也許他們倆人只能有一個人登臨這個境界。
不過關羽也不是糾纏過去之輩,顏良已經死了,他也該往前看,知道了帝國,知道了天下,那么他也就有了為中原留下精粹的決心。
否則當時淮河之戰,關羽直接進入神破界姿態,孫策就算有大氣運,在這種絕對的力量之下,搞不好也只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