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早在貴霜尚未出兵,漢軍得知貴霜有十名內氣離體級別猛將的時候,漢軍便謀算好了一切。
一手如此好的牌面,那么最適合的戰術,自然是揮出每一個猛將的力量,那么強攻陣型便是上上之選。
漢軍文武群臣合計過他們的實力,雖說他們益州這一路大軍勢力不是很強,但真要核算的話,他們手上的牌面未必弱于對方。
也是基于此才有了后面的算計,強攻陣型實際上就是最簡單的鑿穿,切割,穿插,將敵方的大軍切成零零碎碎的塊狀物,讓對方的大軍缺乏或者直接失去有效的指揮。
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戰術,西涼鐵騎常年就這一個戰術,而且一招鮮吃遍天,而且由于西涼鐵騎用這一招至少吃了十年天下各路諸侯,甚至殺出了國外依舊這么干,所以這一招的優劣,漢室所有和兵事相關的人都清楚。
這一招最大的缺點在于本身后方防御力就很差,很容易被人斬斷,而一旦后方被斬斷,前方被堵住,那么基本上就會成為切割不成反被包圍的節奏。
嚴顏自信自己的大軍就算是被西涼鐵騎來回切都不會崩潰,那么也就有了賭自己硬頂住貴霜穿插,然后強行撲殺對方的意義了。
這也是為什么嚴顏大軍的布置非常不平衡的原因,張任代表的漢軍右翼,只有張任一個內氣離體,而且張任的本部還是最先和貴霜大軍接戰的鉤。
同時漢軍的左翼則安排了三個內氣離體,為的不是撕碎貴霜的右翼,而是為了掩飾嚴顏的意圖,孟獲和鄂煥的存在更多是在心音注意力,讓貴霜認為漢軍的左翼已經不存在威脅。
確實貴霜每一路的統帥都不弱,在場能穩贏對方一路統帥的只有兀突骨,但是所有強攻陣型都免不了攻強守弱,在貴霜最后四支本部爆出戰斗力直刺入漢軍中軍之后,貴霜這四支本部薄弱的后方防御也就暴露在漢軍的側翼之中。
也許木鹿大王確實打不過對方的統帥,但是偷襲破開對方的防御薄弱點還是無比輕松的,如此直接就將一路貴霜本部鎖死在漢軍中軍和后軍之間。
實際上貴霜四支本部突破漢軍中軍的時候受到的抵抗并不強,而二十萬大軍的會戰,貴霜前軍快撕碎漢軍中軍,貴霜后軍為了避免和前軍脫節,唯一的選擇,便是全軍壓上。
畢竟對于所有正常范疇的戰爭來講,中軍被敵方鑿穿,這一戰便也就意味著即將結束了。
可惜對于漢軍來說,戰爭這一刻才真正打響,從最一開始張松等人的設計便是,兀突骨和藤甲兵處于中軍,而其后的士卒從某種意義上講,其實都是虛兵。
也正是因為這些虛兵,讓嚴顏將漢軍所有的精華全部壓在了后軍和兩翼之上,中軍只有兀突骨和藤甲兵是真正具有戰斗力的,而兀突骨強橫的戰斗力和藤甲兵幾乎爆表的防御力,絕對能拉住貴霜的三支精銳本部。
這么一來在木鹿大王突擊的時候鎖死一路,三方聯手打死一路,張任頂住一路之后,漢軍所要應對其實只四路。
不過實際上戰場的情況,比當初張松等人預判的更好一些,張任居然頂住了兩路,這么一來嚴顏等人實際上只需要應對三路穿插成線性的三支貴霜本部。
早在之前貴霜的四路前軍在成功粉碎中軍,穿插而出沖入漢軍后軍的時候,整個貴霜大軍便出現了失衡,為了避免前軍和后軍脫節,同樣也是自認為鎖定勝局,選擇全軍壓上的貴霜大軍其實已經變成了一團餅狀緩緩的壓入漢軍的中軍。
在貴霜的大軍因為前軍的拖動成功壓入漢軍中軍,將兀突骨以及藤甲軍團包裹的更為靠近中心的時候,雷銅終于得到了嚴顏的二次指令,當即雷銅再無絲毫的猶豫,強令身后所有的士卒端起強弩,對著已經沖殺到了十五步之內的貴霜士卒扣動了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