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因為龐統有周瑜放權,擁有太多的戰場實操機會;而司馬懿由胡昭帶著游歷北疆,以游牧民族的生死掙扎來增長司馬懿的認知,然而這些積累已經逐漸被兩人吸收一空。
至于諸葛亮,實操的機會雖說不多,但是每一次該學到的都學到了;長輩的言傳身教,李優就差將自己女兒也送給諸葛亮了,基本上自己會的,諸葛亮想學李優都會教授。
偶爾有李優不算太擅長的類型,對方也會拜托賈詡,郭嘉,劉曄等人一一指點,在這等情況下,胡昭雖說堪稱當世絕品老師,但也架不住李優能找一群每個人都不遜色胡昭的補習團。
甚至再后來得知天下形勢,又獲得了李傕的傳信之后,為了給諸葛亮鋪路,李優就先行落子,硬生生給諸葛亮造出來一個丞相之位的培訓基地。
這個基地涉及四十多個王國,三個帝國,更有六七名具有精神天賦的智者加入,四五名具有軍團天賦的武將參與其中,涉及到的勢力更是多不勝數,然后諸葛亮一過去就坐鎮一方。
陳曦當初還覺得到時候諸葛亮前去坐鎮不太合適,到后來才現,除了諸葛亮過去,誰去都不合適。
李傕,郭汜那群人都是刺頭,打架一半,但是統帥能力都很強,服的人不多,但李優絕對是其中之一,而諸葛亮再怎么說也算是李優的弟子,再算上能力到時候絕對能攏住這群人。
安息那邊的國書是由池陽侯,也就是李傕提交的,那么注定李傕絕對占了大頭,尤其是等到李優將準備好的兵力交付過去之后,李傕郭汜等人的實力絕對會大增。
在這等情況下,袁譚勢力和呂布殘余勢力過去,也必然會有一個主從,雖說李優弄過去的兵員,結合李傕等人當前的勢力也未必是最強的,但一方面李傕有大義在,另一方面他也是先行者,更重要的是他們必然會和劉備勢力結合。
三方勢力之中只有劉備派遣過去的勢力具有完整的政治體系,陳宮那邊自然是為所謂,而袁譚就算不愿意,在這等情況下也必須以劉備勢力為尊。
李傕這邊雖說一開始可能不服氣諸葛亮,但看在李優弟子的身份上絕對不會出現陽奉陰違的情況,最多嘴上不干凈,不過三個大老粗,以諸葛亮的能力很快就能真正的折服。
這么一來,有了基礎盤的諸葛亮,就可以逐漸的將所有的勢力統合起來,雖說這一過程少則一年半載,但是在這一過程之中不管是靠著什么手段逐漸將這群桀驁不馴的智者,強橫的將帥壓服,那么回頭諸葛亮就可以調到長安去做尚書令,磨練個三五年就是丞相!
這一條路雖說非常難走,但是只要諸葛亮走過去,那么要資歷有資歷,要政績有政績,要能力有能力,要后臺有后臺,到時候升任丞相的時候,除了朝堂之上的上一輩的支持,諸葛亮身后也會有一支屬于他自己的強力派系在支持。
這樣朝中有人,自己有能力,資歷政績也都不缺,身后還有一支不小的勢力在支持,到時候諸葛亮二十四五坐到丞相位置上,不過是西域壓服各大派系,團結大多數人乃至所有人的一次翻版而已。
因而,在陳曦將各方人物的情況搜集好之后,就明白西域一事已經不僅僅是跨出中原的橋頭堡試驗基地了,更是諸葛亮的磨刀石,以及之后數代文臣武將的試練場。
可惜在這個時期陳曦也拿不出來一個適合的角色,要是當初司馬懿不跑的話,陳曦還會往里面塞一個司馬懿,而起陳曦相信以司馬懿的程度,想來也能從李優那邊學會所有該學會的一切。
這種諸葛亮一去西域磨礪幾年,回來就近乎注定要當丞相的做法,陳曦是相當不爽,他喜歡那種撕撕撕,既定的命運什么的多么的無聊,只有一個候選人實在太無趣了啊,人生就要有驚喜啊。
因而陳曦就想給諸葛亮找一個對手,所以讓人悄悄給陳家送了一封信,之后的事情差不多都知道了。
陳曦的想法就是,知道你諸葛亮厲害啊,我給你的團隊里面塞一個司馬懿讓你爽爽啊。
荀諶,審配,許攸,陳宮這些人可能還會顧及身份和年齡不會亂來,我給郵遞一個司馬懿過去,諸葛亮你快點來簽收啊。
以陳曦的身份,給那里面撇一個二把手連李優都沒脾氣,當然李優也不會在意,他相信諸葛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