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如果有人統兵真達到了那種程度,那周瑜判斷正確與否其實沒啥意義,橫豎都是死。
雙方在看到對方的時候都沒有停步的意思,在距離推進到了百步之后,貴霜這邊少少的千多騎兵在巴里一聲令下從側翼朝著周瑜穿插而去,而周瑜看也不看對面的騎兵,直接命令大軍推進,用箭雨壓制。
參與過北疆之戰,見識過真正的萬馬奔騰,周瑜對于步兵應對騎兵已經有了極高的造詣,對于他來說對面這一波一千多人的騎兵不過是開胃小菜而已。
雙方箭雨齊發,漢軍這邊靠前的刀盾手都很自然的將大盾傾斜出一個弧度將箭矢彈開,經歷了太多的戰爭,很多東西都成為了本能。
而且隨著第一波箭雨迸射而出,漢軍的軍團天賦,突刺軍陣,還有天空之中固化的云氣陣法,盡皆顯現了出來。
“側翼延伸,蔣欽率領中軍親衛突擊,李嚴部丹陽精銳率領弓箭手進行箭雨壓制。”周瑜靠著對于軍陣的敏感性,早在三個月前的時候便發現了云氣固化軍陣和本身軍陣相結合的優勢。
雖說兩者同時加持之后效果沒有辦法達到雙方之和,但是某些素質抵達了某種程度之后,每一點提升都能稱之為質的飛躍。
這一次周瑜所使用的軍陣便是當初從陳曦那個大陣之中強行摳下來的軍陣之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反應能力。
這個軍陣在周瑜的歸類中屬于用來對付比自己弱的簡直是砍瓜切菜,用來對付和自己同級別的增幅不錯,用來對付比自己強的跑路最合適,而現在這個情況,這個軍陣最為合適。
隨著周瑜一聲令下,整個大軍閃耀出各式各樣的輝光,周瑜的琴音讓所有的士卒恢復到了最鎮靜的程度。
雖然從某個角度來講,戰爭之中鎮靜的士卒不適合作戰,因為他們鎮靜的心態無法爆發出超過極限的戰斗力。
不過周瑜也不需要他們爆發出極限的力量,周瑜只需要士卒心態鎮靜的能聽從他的指揮。
只要能在該進攻的時候能進攻,在下令撤退的時候懂得撤退就夠了,不因為腦子發渾,導致陷入敵陣,損失過大就行了,畢竟這一戰動手之前沒有任何的情報,周瑜能做的也就是小心謹慎。
實際上在周瑜率領的軍隊和巴里率領的大軍照面的時候,雙方其實都知道對方是正規軍,雖說不知道對方是哪個國家的正規軍,但絕對不會是小國,因為雙方一眼望去,都能看到對方士卒身上的皮甲。
不過在雙方靠近到箭雨迸射而出,漢軍綻放了自身的軍團天賦,大軍軍陣,云氣固化之后,貴霜的統帥瞬間就猜到了對面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