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看來袁公路是干的不錯,沒出現什么大的摩擦嗎?”陳曦想了想說道。
“沒有,地方太大,袁公路是按著地圖規劃的,關系好的自己抱團在一起,關系不好的,自己就會分開,有仇的還挨在一起,那是自己找事,我們準備修建一座主城。”荀爽看的很開,那么大的地方就不到兩百家,怎么布置都能布置的下。
陳曦聞言放心了不少,袁術還是很靠譜的,沒發生大規模械斗陳曦是不會管的。
“南下的時候,想來您也見到了不少的新村寨,如何?”陳曦將話題岔開,北方那波人沒出事,安安靜靜的種田那就沒什么問題了,荀爽南下肯定見到了不少的集村并寨之后的大村寨,問問也好。
“你的計劃?”荀爽詢問道。
“是的,集村并寨,將那些山溝里面的小村莊遷出來,并到一起,然后就有了搞基礎建設的條件了。”陳曦點了點頭說道。
實際上集村并寨這個除了扼制漢末的宗族體制以外,其實更多的是為了完成基礎建設。
當年陳曦出于公心,意思是給治下的村莊修上路,挖上井,然后再完善一下水利設施,配套個兼職獸醫的醫生,再弄一個駐點的買賣農副產品以及各種亂七八糟東西的商店,最后再來個教認字的老師,以及五十個民兵。
最后這件事被陳曦叫停了,原因很簡單,時不時有人來問,為什么給那個村子修路,挖井,完善水利設施,還給配備醫生,不給我們村子弄啊,是不是看不起我們x家人啊!
那時候基本上都是一姓一家,一個宗族一個村子,不給所有村子修上這些玩意,配套上這種東西,那完全就是制造摩擦,而且還是官方制造摩擦。
實際上陳曦那個時候真的是一片好心,可惜有些宗族住的地方特別偏僻,而且就幾十人,為了幾十人修一條路,挖個井,還完善一下水利設施,配備上醫生,搞個商店,弄個老師,配上民兵,這是智障!
又不是后世那種土豪的年代,別說為幾十人修一條路,就是為一個人修條路都沒什么問題,而當前,漢末就算有了陳曦也達不到這個水準,所以當初的計劃被迫叫停。
后世的很多正常的規劃在這個時代完全是在浪費資源,沒有個兩千人到三千人,在陳曦看來都沒資格這么干,等以后有錢了,這么來還行,現在只能顧全大局了。
后來小規模的集村并寨,在扼制氏族的同時,也讓陳曦當年的計劃再一次被提上了臺面,畢竟一個兩三千人的大寨子,配備上這些東西在陳曦看來就是非常合適的了。
甚至某些東西還能適當的擴大一下,而且在資源整合方面有很大的優勢,畢竟漢室現在也就四千五百萬人,集合成兩三千人的大寨子,不算住在城里面的人,也就只用修將近一萬個寨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