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橫了一眼虞翻,沒好氣的說道,“你等著,你這句話我也要寫到文書里面,你記得按手印。”
瞬間虞翻壓力倍增,這話說說還行,實際上肯定要花到別的地方去,要是讓他監管,自己還畫押了,到時候真就丟人了。
好在陳曦也沒太過追究,只是將自己的條款加了上去,作為警告條例,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們這群混蛋拿我的錢不去干之前規劃的事情,到時候我陳曦可以用任何的手段索要錢款。
好吧,很正常的條例,沒什么好說的,反正最多武裝討薪,曹操這邊雖說還沒弄明白整體形勢,但是打輸了認慫,同朝為官曹操還是能做到的,反正他現在還是漢臣,夢想都沒變化。
至于孫策這邊,在這個時候周瑜已經有了隱隱約約的猜測,雖說還沒有乘船南下去考證,但是已經有所猜測的周瑜,對于接下來統一之戰的規劃,也就是彰顯一下武力,證明自己的價值,為以后做好準備,畢竟劉備現在展現出來的實力實在是太硬了。
就算是周瑜這種人物都沒有把握說自己能戰而勝之,再加上從黃巾年間到現在,孫策和劉備他們也沒撕破臉皮,而且現在上面還有一個漢室在壓著。
就算是輸了,只要證明了自己的價值,這個時候還沒明白天下大局,尚未南下去考證的周瑜,也猜測他們不會太慘。
也正是因為這樣,統一之戰,曹操和孫策都會打,但其意義已經不是其他時代那種見個生死了,而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給跟隨自己的手下,跟隨自己的臣子一個交代,同樣也是為了博一個未來。
到現在實際上曹操和孫策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為了自己而戰,而是為了跟隨自己的臣子,他們都需要對于自己的擁護者一個交代,這也是統一之戰的必要性。
不過和其他時代不同的是,其他時代這一戰要么贏,要么首領戰死,否則的話,曹操一系和孫策一系永遠都不會安穩。
劉備既然放話說是不會殺,那么曹操和孫策也都猜到有處理的辦法,畢竟這種事情如果處理不好,就算曹操和孫策到時候不想叛亂,最后恐怕也不得不叛亂了。
黃袍加身不僅僅是自身的意愿,有時候也會是自己手下集體的意愿,而如果劉備沒有處理的辦法,那么這種被自己人推著造反這種事情遲早會發生。
至于曹操和孫策放手這種事情,實際上真要按照政治的說法,那么就是對于自己這一系不負責任,楊家當初那么險惡的形勢都知道要對于身后的支持者負責,曹操和孫策豈能不知?
好吧,孫策可能不知道,但是孫策肯定會庇護自己人,沒腦子的人最能分清清疏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