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一個好像是兵團人數限制,一個是精銳老兵流失,張將軍當時還送了一把助攻,讓子龍平安下臺。”郭嘉想了想說道。
“在泰山結束了糧食問題之后,我就開始改變士卒退伍和入伍的模式了,純粹的招新人實在胡鬧,而退伍的話,三十歲走人也確實是浪費,抱著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想法,我完成了這個兵制,順帶屯田兵算是司農,一直掛在我名下。”陳曦帶著某種得意說道。
確實由不得陳曦不得意,靠著這種手段,他逐漸的積攢了堪稱巨量的后備兵力,而且不是那種水貨的新兵,而是實打實的精銳,這也是陳曦有把握擊潰曹操和孫策的重要原因。
不管對方到底有多強,對于現在的陳曦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的實質性意義了,對于現在陳曦所擁有的戰斗力,只要穩扎穩打,不著急,任何的計謀面對這種軍勢都只有死路一條。
這屬于最真實不過的硬實力,而文臣,武將這些雖說也能決定戰爭的走向,但在雙方的文臣武將沒有明顯差距的時候,其實最基礎的后勤和兵力以及士卒素質才是最真實的差距。
“唔,這么一說的話,三家合并之后差不多都會有百萬的大軍。”李優皺眉說道,養兵確實是一個消耗非常大的事情。
“嗯,不過并不算窮兵黷武,這一方面,你大可放心,接下來更重要的是要讓威碩進行宣傳,我們需要改一改宣傳口徑,到時候免不了遷徙百姓。”陳曦笑了笑說道,畢竟他們從一開始都沒將目標放在內戰上面,要走出去的話,沒有百萬的兵力,那真是想多了。
李優點了點頭,劉琰這幾年雖說做的事情都很空,但是劉琰的宣傳,讓劉備的名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劉琰的宣傳讓很多時候,他們都站在道德的最高點。
也正因為此,李優對于劉琰一直很看好,這確實是一個人物,至少李優不覺得自己能讓天下間的清流名士跟著自己一起發聲。
雖說劉琰用的方式有些糟糕,但是對于李優這種來說,手段糟糕算什么,只要能成事,完全不是問題好吧。
“我已經同意了他們的大練兵計劃,順帶剛好帶到鄴城溜一圈,讓百姓們確定一下我軍的實力,至于調兵的物資消耗,以及調兵可能造成的動蕩,我這邊正在進行調整,偶爾也該震攝一下。”陳曦眼中閃過一抹冷意。
“這是聽到了什么風聲了?”李優詢問道。
“想來是因為曹公和孫伯符麾下有一些人不服氣,子川想要讓他們明白自己的斤兩。”郭嘉想起自己最近翻越情報看到的內容,孫策和曹操的上層還算穩定,雖說有做過一場的打算,但并沒有打爛整個中原的想法,可私底下已經出現了某些流言。
“怕是不光這一方面了,你們來的真早啊。”法正有些倦倦的打了一個哈欠說道,實際上在他入門的時候三人就已經發覺了,不過對于現在的法正并不需要掩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