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覬覦海軍統帥位置,說實話,自從輸給周瑜之后,蔡瑁已經對此不報什么希望了,以前他身為一個煉氣成罡,能穩穩握住荊襄水軍,主要是因為他的水戰確實很有一手。
可是在黃祖,他,張允三人盡皆被周瑜輕松擊敗了之后,蔡瑁便明白這已經不是他們這些人的時代,年輕人已經上來了,他引以為傲的水戰指揮已經完全上不了臺面了。
作為最強項的水軍指揮尚且上不了臺面,其他的諸如實力更是沒辦法拿的出手了,因而被李優招攬之后,來到劉備治下,蔡瑁那種在荊襄橫行霸道的猖狂已經盡皆消散。
畢竟作為蔡家的家主,他也不是腦子有問題,什么時候該伏低做小,什么時候揚眉吐氣,他還是能分的很清的。
因而從來到劉備治下,蔡瑁就看的很清楚,對方現在只是在水軍上缺了一環,選擇他只能說是來充數的。
這種情況下,蔡瑁自然知道,如果他乖乖的做自己該做的事情,那么以劉備的心性,以及海軍這邊幾位主事人的情況,該有的絕對不會少他一絲一毫。
相反,在這種情況下,蔡瑁還抱著自己是荊襄水軍統帥的想法,其他人都應該聽自己的,那么他這個人用完之后,會被撇到那里去,還用想?
這也是為什么蔡瑁來到太史慈麾下之后,一直都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爭不搶,就算是太史慈在水軍方面有錯,蔡瑁也只是私底下指出來,給夠太史慈面子。
這也事情太史慈也看在眼里,對于蔡瑁以前如何,他不知道,所以他只會以現在的眼光看蔡瑁,作為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的太史慈,自然很給蔡瑁面子。
同樣是招兵,在泰山東萊港口招水軍和在江東招水軍就算有差距,差距也不會太大,而開口給蔡瑁說這話,也就是意味著太史慈告訴蔡瑁,讓蔡瑁組建屬于自身的本部。
尤其是還特意通知蔡瑁去荊襄去招收曾經的本部,其意不言而喻,畢竟作為一個將領,有自己的親衛,才算是真正的起步,如果連親衛都沒有,就算官職起來,那也不過是一個空架子。
這也是蔡瑁感謝連連的原因,太史慈特意提及此事,也就說明太史慈這次是真的將蔡瑁納入自己的圈子之中,而不在之前那樣只是當作一個用來教學的副手,這也就意味著,蔡瑁真正算入這個團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