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拼著五勞七傷將匈奴打殘之后,漢室就不屑于這么做了,就算是外嫁公主也明確的告訴你,這是我們冊封的,是宗女,還是宮女。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宗女還是宮女,我們冊封為公主,嫁給你就是給你臉,你就要給我受著,記著這是給你臉。
所以就算是面對貴霜,漢室也不屑于掩飾,公主不外嫁,只能冊封,現在沒郡主,要的話就給你冊封一個宮女,不要的話那就滾蛋,我們沒有就是沒有。
這還是劉桐性格偏軟,要是放在之前那群戰爭犯皇帝頭上,估計就回倆字,沒有。
貴霜使臣這邊同樣也憋屈,他們來的時候就沒準備真迎娶一個公主,畢竟他們也弄明白了情況,漢室公主不怎么可能外嫁,所以從一開始貴霜就做了退而求其次的準備。
在這種情況下,貴霜使臣認為自己已經很給漢室面子了,已經照顧漢室的情緒了,那么給我們找一個血緣很近的郡主冊封為公主,照顧一下我們的情緒也是很應該的事情,對吧。
然而現實發展的套路和貴霜使臣所想的完全不同,沒有郡主,只有宮女,貴霜使臣當時的感覺就是日了poi了,感情我們貴霜在你們漢帝國眼中連烏孫那種垃圾國家都不如?
既然你們漢室不拿我們當人看,那我們何必給你們臉,果然如書記官所說的那樣,國家與國家只能用武力進行交流,你們漢室沒公主是吧,好啊,那我們貴霜自己用武力來討要。
當前已經無法再繼續延伸的貴霜帝國,遲早都會和漢室發生碰撞,既然你們不愿意給,那我們就打到你們給,陳兵百萬在邊境讓你們漢室好好感受一下壓力,看看一個公主到底值不值得你們這么做。
至于到時候你們是冊封郡主,還是冊封宮女都無所謂,作為戰利品拿到貴霜,便足以昭示韋蘇提婆一世的榮光,就足夠韋蘇提婆一世更進一步降低貴霜內部的損耗。
這便是韋蘇提婆一世的書記官竺赫來的計劃,能娶到漢室的公主那么再好不過,如果娶不了,那就用別的方式,畢竟不管敘述再多,對于未曾見過的漢室公主,韋蘇提婆一世不可能有所謂的愛情。
漢室的公主對于韋蘇提婆一世來說,更多的是一件彰顯自身功績,整合國家實力的工具。
不管是用什么方式,是求取也罷,是逼迫也罷,只要得到了,就是成功。
那怕是漢室冊封的宮女,但只要逼的漢室不能張口將事實說出來,這也可以。
所以既然正規的手段得不到擁有漢室血脈的正統公主,那么動用武力也不是不可以。
這些話,在一早派遣使臣的時候,竺赫來和韋蘇提婆一世就說好了,這本身就是一個計策,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能在很大程度上鞏固住貴霜國內的形勢。